返回列表

学术讲座 / 讲座实录

2018-07-15

石犀出土地——天府广场东北侧古遗址的发掘与收获

2.jpg

实录内容:

主持人:各位观众,下午好!非常欢迎大家来到成都博物馆参加讲座活动,成都地区的观众可能也知道,最近两周,四川地区连续暴雨,可能成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石犀就成为治水的话题。新闻联播在持续报道。今天我们就邀请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队的副研究员,天府广场东北侧遗址考古领队易立先生为我们带来题为天府广场东侧侧遗址石犀出土地的考古发现与收获的讲座。易立老师长期从事历史时期城市考古的发掘和研究工作,曾亲自从泥土中清理出石犀,以及和它一起沉睡多年的其他文物。今天我们就邀请易立老师为大家隆重介绍来自天府广场的石犀,也请他和我们一起聊聊不同历史时期发生在天府广场的那些故事。现在我们以热烈掌声有请易立老师上台。

易立:各位来宾,下午好!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就是石犀出土地—天府广场东北侧古遗址的发掘与收获,我是这次发掘的考古领队,这个遗址发掘和研究工作也有一些心得和体会,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天府广场东北侧古遗址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这个地方历史地位特殊,曾经属于秦汉以来大城的范围,到明代又处在非常重要的蜀王府宫城东南地,地理位置十分突出。同时通过多年来的考古发现表明,这个地方也是成都市区内古代文化遗存埋藏最丰富的区域。大致位置就是在今天天府广场东北侧,四川科技馆的东侧。地理位置基本上处在成都市区的中心位置。这个发掘点是秦汉成都大城和少城的大致位置,这个是大城,旁边有一个小城是少城,我们知道秦灭蜀以后修了大城和少城,外面修的城墙是唐末以后形成的城墙。这张卫星照片是我们发掘区现场,这个地方可以看到比较清楚。这次发掘是从2012年8月到2013年1月,主要目的是为配合四川大剧院修建,也为了了解这个区域文化堆积和埋藏现象。整个发掘面积接近四千平方米,发掘遗迹现象也非常丰富,有灰坑、城墙、脚楼、道路、排水狗、房屋、水井,并且出土了很多陶器、瓷器、铁器、铜币、建筑材料,时代跨越很长,一直从战国拉到明清时期,连续性也非常强。这个是第一阶段发掘区现场,这是后期发掘区现场,这个也是后期的发掘现场,这几张照片上面,我们大概看不到石犀的具体出土位置,待会儿有一些照片,大家可以再仔细看一下。这个也是发掘区的现场。这个照片就能够看到石犀出土以后,在它的旁边搭了一个临时的遮挡棚,主要是为了遮雨和避免阳光直射,遮挡棚的位置就是石犀在整个工地的出土位置,在工地最南侧的位置。

下来讲一下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一共分六个部分,战国至西汉,东汉至三国,这两个部分最为丰富,还有六超、唐为代、宋、元、明代。西汉的遗存,圈、足豆,尖、顶,这些都是生活用具。后来出土了石犀,它的制作年代大大早于这个时间。第二部分是东汉至三国的遗存,这个是石犀当时出土的时候埋藏在一个大坑里面,这个大坑被后期修建电信大陆基础撞所破坏,包括地层堆积都是破坏了,从地层剖面上面可以看见地层堆积以及坑体。这个石犀当时出土的时候就是这么一种状态。这是根据坑体绘制的线图。这个坑的大小也是比照着石犀的大小所挖的一个坑。另外石犀旁边,跟埋藏石犀同时期的大型建筑夯土台基,还有一些地层剖面。这种就是刚才提到,主要是为了立柱子,古代都是土木建筑,大型土木建筑必须要立柱来沉重,立柱坑里面就堆积了很多卵石和砖瓦块。还有一种方形的坑,立石板,石板上面立柱子。还有当时的水井,跟现在不一样,用陶圈一层一层套接起来做成的水井。出土的遗物也很丰富,主要有陶器、建筑材料、坩埚、印章、石刻、钱币。这个是东汉到三国时期的陶器,类似于今天的碗这种陶器,这个也是类似于今天的碗的陶器。还有盆,陶罐、陶灯。还有长江下游地区通过商品贸易过来的这些青瓷器残片。建筑材料也很庞大,主要由板哇、筒瓦,类似于今天的地板砖一样。因为建筑规格和等级比较高,所以瓦的表面用朱砂涂成红颜色,另外还有吉祥用语,大富贵这些文字在上面。这些也是另外一种不带有文字的瓦,还有带兽面的瓦,这个上面就写得比较清楚,大富贵,这个是写的大富昌,这些都是汉代非常流行的吉祥语。还有一种比较奇特的,我们称做连花纹的瓦,还有大型的地板砖,几何纹的,也是带吉祥语的,大富贵、未央,这是带文字的地板砖。

六朝时期的遗存也比较丰富,灰坑,类似于垃圾填埋坑,出土了六朝时期很多的生活垃圾,还有一些井,这些井跟汉代的水井不一一样,已经开始用砖来修井壁。这个是排水沟的用砖。大家可以注意一下陶器的变化,六朝时期的陶碗,这个是六朝时期的陶盆,以及六朝时期的陶罐,陶罐造型比较统一,都是比较圆润,带耳朵的双耳罐。比较重要的变化就是这个阶段已经开始大量使用瓷器了,瓷器也有咱们成都本地青羊宫窑的产品,这些都是青羊宫窑的产品,另外还有湖南江苏一带的青瓷器,那个时候已经输入比较多了。这个是长江中游、湖南江西那一带的青瓷器。这个类似于泡菜坛子的罐子。还有一些明显的变化,刚才提到东汉至三国时期,那个阶段是刚刚出现莲花纹瓦当,这些就是各种类型的莲花纹瓦当。

唐五时期主要出土了一些道路,这个是泥土道路,道路不宽,大概也就三到四米的宽度,这些是房屋的基础部分,另外还有井,全部是用砖材来修筑的。成都在当时是一个水城,而且居民也比较多,用井的程度也很频繁,所以我们往往考古发掘,每一个工地几乎都能发现有井,这个是唐五代时期青羊宫窑的瓷碗。这个是另外一种在隋唐早期的壶或者瓶,这个是邛崃那一代的窑厂生产的青瓷碗,在唐晚期或五代流行。还有一些在成都东南郊的琉璃场窑烧造的青瓷器,这个类似于今天的痰盂的器物,就是吐痰的,还有四耳罐和双耳罐,还有酒壶,比较瘦长的瓶,以及盒带。

宋元时期的遗存主要是建筑,这个是南宋的院落,修建很精美,不光是用砖,我们看到有非常精美的拼花纹和庭院道路,这个比较完整的搬到成都博物馆的展厅里面去了,大家应该去看一下。还有一些排水沟,小型的排水沟,这个是元代的一条道路,元代因为战乱,整个社会经济比较凋敝,所以当时生产力也是受到了影响,所以修建的这些道路看起来就比较简陋。还有一些水井,这些水井全部是用砖砌筑的,这是各种形状的井。

每一个阶段都能发现这个时期的生活用具,这个是元代龙泉窑的瓷器,如果是完整的话,很精美,还有元代钧窑的瓷器,钧窑是来自于北方,今天的河南、山西那一代的窑厂瓷器,也是输入到四川地区。这个跟明代蜀王府相关,我们对宫墙进行了解剖,这个是基槽部分,墙体在50年代以后,把这个城墙拆除了,所以现在发掘到都是墙体地下的部分,基础的部分。基础做得非常解释,每一层都层次很清楚,每一层都是用这种暗黄色的黏土进行夯筑,大概接近20层的夯土。还能够发现当时夯打的痕迹,应该是用很粗的木桩来夯的。在城墙底部,有一些基础不太牢固,所以下面采取了古代建筑里面常用的地钉的方式来加固,全部是用比较结实的木桩,往下固定住之后,上面再做城墙的基础部分。这张照片是能够看到明代蜀王府宫墙中间夯土部分和两边的包砖,我们知道中间是泥土夯土部分,为了防止城墙垮塌和防止雨水侵蚀,以及加强防御程度,所以城墙两侧都是用很厚的包砖进行包裹,可以看到中间是土墙,两边是内外包砖槽,包砖槽里面就用砖来垒筑包砖体这部分。中间还残留砖块,是用三合土来加固,非常牢固。内侧来保留了地面,城墙东南转角内侧发现了类似于角楼的建筑。另外还有明代的水井。

上面就是把遗址各个时期发掘的情况已经文化面做了介绍。下面重点讲一下跟石犀相关的几个方面的信息,我想分成四个板块,第一个介绍一下石犀的保存状况,以及我们现场所采取的保护工作。第二个是讲一下石犀的面貌特征,以及通过这个面貌特征所判断它的制作年代。第三个是它的功能与性质,埋藏年代原因与背景,这个资料还在整理和研究当中,所以这部分内容暂时还没有具体的结果。

第一部分就是保存状况和现场保护工作的开展。石犀出土以后,表面是被现代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所覆盖,这就是出土当时的面貌,在它的左侧面完全被钢筋混凝土包裹,可以看到有很多钢筋撑出来的部分。另外没有覆盖钢筋混凝土的部分,也存在非常严重的风化,以及片状剥落的病害,所以病害种类很复杂,保护难度也很大,这个是出土以后,这个是另外一张照片,石犀覆盖的情况。现场保护工作主要分成这几个部分,第一个是搭建了雨棚,第二是钢筋混凝土的清理,吊装的保护措施,以及表面浮土清理、温湿度控制,以及进行病害调查。它的受损程度是达到什么程度,主要有哪几种类型的损伤,第一个是保护雨棚的搭建,采取了临时的雨棚对它进行一个遮挡,避免雨水自然灾害再次损伤。第二个就是钢筋混凝土的清理,因为保护工作开始之初,我们对这个清理方案进行了反复论证,最后还是采取了对文物本底相对安全的人工清理的办法。我们采取的就是没有钢筋混凝土覆盖的地方,就用棉被或者其他遮挡物进行一个遮盖,被覆盖的地方就采取人工清理,人工清理主要是用斩子进行捶打,用人工力量把钢筋混凝土部分清楚,让它自然的剥落,这就是剥落下来以后的钢筋混凝土块,剥落以后,我们对它粘连的石犀部分,这一部分整个提取到了,在石犀下一步保护过程,对它进行局部修复的时候还可以接着使用。整个人工清理完了以后,这是清理前的照片,这个是清理之后,就是这么一种状态。第三个,钢筋混凝土清除以后,我们需要把石犀扶正,搬到临时搭建的工棚里面去,这个就是当时进行吊装和保护的措施。第四个阶段,对表面的浮土进行清理,除了左侧面被钢筋混凝土覆盖以外,右侧面是整个压在坑体,所以表面也是覆盖了很厚的泥土和泥沙,对它进行清理也只能采取很轻微的办法,就是用木制的木片或者竹片,以及手铲进行很仔细的清理。这个是清理前的状态,清理前右侧面的状态,这个是清理之后右侧面的状态,可以清理过程中,这一部分因为本身文物表面有空鼓现象,所以这些地方还是有一些损伤和剥落,这个剥落的部分,我们后期都已经提取到,对这些部分的材料进行了保留,下一步在修复的过程中,还要继续使用。温湿度的控制,主要是湿度,就给石犀盖上了大棉被,避免它继续受潮。它的病害呢,我们主要参考文物保护行业的标准,石质文物病害分类与图示,对石手的文物病害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对各类病害进行评估,共统计了七中典型石刻病害。这个是残缺病害,埋入以前这个部分就被破坏了,这是两个比较明显的地方。表层空鼓主要集中在石犀右侧面,裂纹的部分就有明显的空鼓。空鼓之后就会形成类似于空腔的部分。还有表层片状剥落,面上有大小不一的戳孔,这个就是钢筋混凝土破坏的痕迹。表面的粉化剥落也是比较明显,尾部的两侧是比较明显的。土绣结壳也是比较常见的病害。还有水泥污染,虽然说我们对钢筋混凝土污染的部分进行了仔细的清除,但是还是有一些地方清除效果不是很理想,在现场还有局部残留,这些都是水泥附着的部分。这些地方就能够看到,因为石犀在地下已经埋了一千多年了,算下来应该有接近1800年,所以整个身体内部是一种被水所侵蚀的状态,侵蚀以后,局部有泛鳞的情况。这个是石犀左侧面病害分布图。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病害在石犀本体的具体分布位置,另外这个在石犀右侧面的病害分布图。

第二个部分,我就想讲一下石犀的面貌特征,以及通过这个面貌特征对它的制作年代进行一个判断。石犀整体是红砂石质,在成都东边的龙泉山脉非常多的,以及岷江下游两岸地区也有非常常见的分布,所以这个石犀取材是非常方便,整个就是用一个大石块进行圆雕而成,体型巨大,整体雕刻风格显得很粗朴,体站立状,侧身掩埋于坑内。投东尾西,头部略呈圆锥形,双木直视前方。躯干显得很丰满圆润,四肢短粗,在下颌及前肢躯干部雕刻出简单的卷云纹。整个长度是3.31米,宽1.38米,高1.93米,重量达到1.5吨。这个是石犀清理出来的状况,下颌部有云纹装饰,以及躯干前部也有云纹装饰。石犀发现以前,四川地区也是发现过不少兽型圆雕,圆雕主要集中在东汉,这个调查主要是法国人做个,法国学者色迦兰在四川境内调查时注意到汉代石阕、石碑前所立的这些石兽并将相关材料简单技术在其所筑的中国西部考古记一书中。从现在长江上游地区的考古情况看,东汉石兽在四川雅安、芦山和重庆忠县等地丢分布,整体一般作立姿行进状,体态修长,躯干两侧带双翼,面部似虎或狮子。这个是四川芦山发现的东汉神兽,这一类看起来就像狮子,五官特征非常清晰,在它的身体两侧往往都带有一对翅膀,所以叫做友谊神兽,这个是重庆忠县发现的东汉时期的神兽。从上边给大家讲到的友谊神兽的形象,与天府广场出土的石兽,大家看得很清楚,差异是非常显著。所以这二者应该是属于不同时代的产物。并且结合天府广场出土的石犀整体粗犷而且古朴的雕刻风格,所以我们也可以大致推断出它的制作年代实际上要早于东汉的友谊神兽,所以它的年代至少是在东汉以前,其次对年代判断还可以依据石兽表面所雕刻的云纹图案,这个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相同的云纹图案在四川的战国中晚期是有发现的,这个是石犀表面的云纹图案,都是比较简单的,卷曲也不是很复杂的。这个是青川一带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漆器上面的云纹图案,特征是比较接近。还有在荥经,战国墓葬里也出土了云纹图案。除了在漆器上面有云纹图案,在秦代一些遗址出土的瓦当上面也出土有云纹图案,年代是战国晚期至西汉前期阶段。这个是秦咸阳宫宫殿遗址出土的云纹图案。除了东汉的友谊神兽和云纹图案进行对比之外,我们还可以列举战国带有犀牛形象的遗物,结合这个对石犀制作年代进行考察。这个是陕西兴平出土的犀尊,出土情况不是很清楚,制作年代大概是战国、秦至西汉几种说法。还有在咱们四川的广元,在战国晚期出土了犀牛形象的铜带钩,这上面也能发现简单的云纹装饰图案,另外这个也是广元宝轮院50号墓出土的犀钮桶印,上面也有云纹装饰。这个是什邡城关95好墓,犀牛上面也有简单的云纹装饰,还有宣汉罗家坝36号墓出土的犀牛铜带钩,也是带有简单的云纹装饰。我所列举的这几个例子,它的犀牛形象跟咱们天府广场出土的这件石犀,应该说不光是从整个形象比较接近,而且从上面的装饰图案也是非常雷同。所以结合这几点分析判断,我们就认为这个石兽制作年代大概是可以确定为战国晚期至秦这个阶段,距今大约2200年的时间。

第三个谈一下石犀的功能和性质。实际上中国古代的犀牛,主要是有印度犀、苏门犀和爪哇犀三种,曾经广泛分布在大半个中国,在临近水源的山地区域,由于自然气候的便冷和人类的过度开发,无非是用犀牛皮制作铠甲,用犀牛角制作药材,另外对犀牛的生活环境不断的破坏,所以使得犀牛在古代中国的栖息地不断缩小。实际上在商代的时候,犀牛覆盖范围很广,北边可以到内蒙古一带,西边可以到今天的宁夏一带,东边可以到山西和河南一带,甚至可以到达山东的泰山北侧。整个面积,东西跨越长度是达到1800多公里。从春秋时期开始,犀牛在古代中国的栖息地就不断缩减,到春秋时期,北边边界已经缩减到今天的陕西和安徽这一带,甚至直接到了长江下游这一带。到了汉代时候,中原地区就已经没有犀牛了,这个时候的犀牛主要是在长江以南的华南地区,唐代的时候,犀牛主要还是跟汉代一样,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明代时候分布在贵州和云南,到清代他们的栖息地只剩下云南,在20世纪初,在中国几乎踪迹全无,并且在1922年以后彻底消失。这个是网上采集的图片,这个是苏门犀,下面是爪哇犀,下面这种是属于印度犀。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西南地区是属于中国古代犀牛的传统栖息地,数量和种类都十分丰富,有一种说法,秦国对于蜀地的征服,除了为了获得巴蜀地区的农业以外,实际上也是为了获得用来制造优质皮甲的犀牛皮,在十二桥遗址,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都平原发现比较早的商周时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在这个遗址里面出土的动物骨骼里面可以分析得出当时的成都平原在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气候比较温暖湿润,植被远远比现在茂盛,这个遗址里面就发现亚洲象和犀牛骨骼。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信仰观念中,犀牛是一种具有分水和镇水能力的灵兽,据说将犀牛角点燃,甚至可以照见水中的妖神鬼怪。交州记中,有犀角通天,向水辄开。在传统观念里面,犀牛确实具有分水和镇水的灵性。先秦时期蜀地分布众多,加上具有分水镇水灵性,所以有许多秦国蜀守李冰造犀牛治水的传说。这个是北宋太平御览引稀罕杨雄蜀王本纪,这是治水的记载。相同的还有华阳国志里面,都是说江水为害,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这个府代表官府衙门,成都的官府衙门所在地很清楚,就是在今天的天府广场和天府广场北侧一带,另外有一枚在市桥下,这个市桥是秦汉时期成都的少城西南门外面一个桥,叫市桥,因为市桥下面有一头石犀,所以也把少城这个门叫石牛门。二枚在水中,在包家巷到南河河边这一带。

到北魏时期的水经注,抄了这两种文献,记载也是一致的。船石犀渠于南江,命之曰犀牛里,后转犀牛二头在府中,一头在市桥,一头沉之于渊也。另外唐元和郡县图,犀浦县,本成都县之界。到了唐代时候,实际上杜甫还做了一首诗,石犀,均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以作五犀牛。唐代还是有这样的看法,李冰以五个石犀治理蜀地非常频繁的水患和水灾。文献当中比较早见到石犀的一个人,大家可能都比较清楚,就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旅居成都多年,据他说亲眼见过立在圣寿寺,大概位置在宽窄巷子到实业街这一带。石犀,在李太守庙之东阶下,粗似一犀,一租不备,以他石续之,气象甚古。这只犀牛直到民国初年仍然村,四川省立第一中学再次兴办,还曾一度考虑命名为石犀中学。1952年以后成都二十八中今树德协进中学,修建教室,石匠门便将它辟为石条,其筑街沿,这件古代文物,就此消失。我们找到的这个石犀,可能是它的兄弟,就是天府广场东北侧的石犀。不可否认天府广场东北侧出土的石犀,因为它的制作年代和传说中李冰治水的时间非常接近,都是战国晚期到秦这个阶段,结合前面提到的文献记载,这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因为考古是一门实证科学,我们虽然说有这些线索,但是没有获得直接的证据,在获得直接证据以前,我们还不能把二者划等号。尽管如此,从石犀身上我们还能够看到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和工艺技术。同时,它也是一件弥补珍贵的古蜀文明的瑰宝。我今天的讲演就介绍到这儿。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易老师的精彩讲解。下面给大家一个互动时间,大家对今天讲课内容有跟易老师交流的请提问。

提问(小朋友):这个石兽是男生还是女性啊?

易立:这个问题实际上把我考住了,我还回答不了你这个问题,确实没有检验它是男生还是女性。

提问(小朋友):石犀是不是印度犀?

易立:这个,我们现在对这个东西也还解答不了,到底是印度犀还是苏门犀,还是爪哇犀,虽然它有比较清楚的五官特征,但是总的来说这几种犀还是比较接近,根据简单的雕刻的话,还大概判断不了,这三种犀实际上在古代中国都是存在。

提问:易老师您好,我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犀浦,刚才有说到犀浦是由犀而得名,这个犀浦两个字如何来解释,这是其一。其二,既然说李冰造了五只石犀,如果说这个可能跟它相近,未来有没有打算,刚才说了树德那儿切了一个,另外还有三只,有没有计划找到其他的两只,如果有想象的话,就是和李冰有关系。是否还需要另外一只石犀的出现,就能够确认和李冰造石犀是有关系的。

易立: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犀浦县,犀浦县是唐代武则天时期开始设置,唐代时候关于李冰治水造石犀的传说,当时的人对这个传说是非常熟悉,而且就提到李冰是造了两只石犀沉到水中,后边就把沉水这个地方命名为犀牛里,从犀浦这个浦字来说,应该也是跟水有关系,犀浦这两个字代表了把石犀沉到水中,取它的事件,就把这个县命名为犀浦县,就是把犀沉入水中。第二个问题,如果能够找到跟天府广场出土的石犀完全一模一样的另外三只石犀的话,基本上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了。另外树德中学那一只,我们目前也没有开展过调查或者发掘管理,对现在的保存状况也不是很清楚。如果说只要能找到另外一只石犀跟天府广场出土的石犀是完全一模一样的,实际上李冰治水造石犀这个问题,基本上也应该是得到了解决。谢谢。

提问:易老师您好,我想了解一下你刚才说在那一个地方发现了这么多文物,从战国到明代多有,这到底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文物,而且跨越这么大的时间段?

易立:这个地方从我们现在的发掘情况来看,天府广场这一带,大概是从战国末年以后发展起来的,战国末年就是跟秦灭蜀以后在蜀地设置郡县,设立了蜀郡和成都县,蜀郡就设在天府广场那一带。秦汉以后一直作为政治中心,后来包括唐代建南西川节度使属也是在这个地方,到明代蜀王府也是选择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应该是有历史包括文化上面的延续。政治中心从战国末年到现在来说,两千多年都是成都的政治中心,到后来的汉、元、明、清都是成都政治中心。甚至原来那个地方是成都市政府所在。而且它作为政治中心的话,相关的遗物都是非常丰富,刚才讲到这些建筑材料的等级也很高,也是体现它的政治地位。

提问:易老师你好,我本身是一个旅行社的工作人员,我们现在有研学旅行,第一个问题,这个犀牛为什么没有角?第二个问题,都江堰景区有一个斗犀台,旁边有一个财神庙,里面有两头犀牛。

易立:犀牛出土以后没有角,我们也是感到很奇怪的现象,按说犀牛都是有犀牛角,为什么没有表现角,我们推测会不会这个犀牛角对于当时的工匠来说可能不是那么容易雕刻出来,如果雕刻出来这个角比较尖也容易损坏,出于这个考虑就没有把角雕出来,另外一个原因,这个犀牛角往往取下来作为装饰品,和作为药材使用,工匠看到的蓝本犀牛,在他的印象当中,可能犀牛就没有角,所以雕出来的犀牛就不带角。另外都江堰有两只犀牛,我不太清楚这两只犀牛的年代,因为无论是蜀王本纪还是华阳国志来说,都说有两只犀牛放置在府中,这个府,按照字面的理解,肯定是跟官府有关系,当时成都的官府,要么就是在大城内,要么就是在少城内,实际上大城内的官府等级更高,因为是作为郡制,少城内的官府作为县制,从这个字面来理解,我们认为这个府的话不是刚才你提到在庙门这个位置,还是在当时的官府衙门里面。所以从考古发现里面,这个地方也是直接跟秦汉三国时期的官府衙门直接相关的,从这一点考古发现来说,跟文献记载也是能够对应上。谢谢。

提问(小朋友):请问易老师,那个第一只石犀牛是从哪里挖出来的?

易立:挖出来的第一只石犀,就是我讲到的天府广场出土的石犀牛。按照陆游笔记里面提到的犀牛,他看到的犀牛是在当时的寺庙里面,这个犀牛前面讲到了,这个犀牛到50年代以后被打成石头用作台阶了,今天也看不到了。今天能看到的唯一一只犀牛就是天府广场这只犀牛。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易老师今天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讲解也感谢到场的观众参与,谢谢大家,今天讲座到此结束。

 

扫码立即预约

关注我们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