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学术讲座 / 讲座实录

2017-10-29

“历史与实践: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艺术收藏”

2.jpg

主持人:各位尊敬的嘉宾,各位同事,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孙志新博士,给我们做一个极有学术含量的讲座。我简单介绍一下孙志新博士的简历,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中国术史硕士、博士学位,曾任普林斯顿大学远东资深资料馆长,弗吉尼亚博物馆东亚部主任,现任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主任。孙博士在十几年前到过成都,也算是我们文博界的老人了,很多博物馆的馆长对孙博士都非常的熟悉,孙博士也以他独特的身份和学界的影响,给中美两国之间的考古的交流提供了非常多的方便。尤其是从今年4月3号起,有孙志新博士策划了秦汉特展,被学术界公认为总有国际影响的,近年来在美国、全美规模最大的中国组体展览,这个展览关注博物馆的一些朋友应该在网上有一些消息,现在这个展览也在国家博物馆正在做汇报的展出,这个展览会聚了兵马俑和大量首次到美国展出的,乃至中国的重要的文物,这个展览可以说是我们博物馆人或者是考古工作者对这个展览的评价,这个评价非常非常的好,所以说这个展览也是极其有影响的。那么今天孙博士将以他的研究对大都会博物馆的收藏100我年的历史,我记得曾经读过一本书,大都会在收藏过程中非常有趣也激动的故事。今天孙博士会从他的角度,给我们大都会博在这方面作出的卓越的工作,掌声有请孙志新博士。

孙志新:谢谢李馆长热情地介绍。我非常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首先我也要感谢成都博物馆,感谢李馆长给我这样一个机会,邀请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是汇报一下我们在国外的工作吧。我在国外去了美国大概30多年了,所以在近20年的时间,基本上在说中美文化交流的工作,主要是做中国美术史,就是向西方观众来介绍中国的历史,介绍中国的文化,介绍中国的艺术。但是我觉得从更广阔的角度来讲,其实就在向全世界的人在介绍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部分,不仅仅是向美国的观众,大都会博物馆可以是一个世界的平台,所以说在这个展览,在大都会博物馆作中国艺术方面的研究,就是向整个世界,包括中国在美国参观的观众,来介绍整个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中国的文化在近年来,在西方的影响是非常之大,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讲,我80年代到美国去,我1985年去的美国,我们有了一个教科书非常有名的教科书就叫《世界美术史》,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纽约大学一个很有名的教授,叫杰森,这个杰森写的这本书,在西方上基本上是一个非常通用的教科书,所有的学校都用,它叫《世界美术史》。但是你打开以后是没有中国,而且不仅没有中国,基本亚洲都不包括,但是你现在看美国的大街上,任何一个博物馆看,任何介绍世界美术史的书,不但有亚洲,中间有非常大的篇幅来介绍中国的艺术,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整个世界对于中国的艺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中国的艺术在世界的影响和30年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论,这个世界在不断的变化,所以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世界对我们的认识都在不断地变化,都在不断地增长。我们作为文化交流这个工作的人,对我们来讲也是一份令人欣慰的一个现象。

今天主要是给大家介绍大都会博物馆它的中国艺术收藏,中国收藏之前,我大家说几句话介绍一下大都会博物馆,我想在座的人可能也有一些人去过大都会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到今天来讲,有将近150多年的历史,大都会博物馆是1870年成立的,现在博物馆正在积极筹备150周年的纪念,等于2020年将是大都会博物馆的纪年。大都会博物馆是在纽约五大道的北段,基本上是占了五条街,从79街到84街,它的背后就是中央公园,所以也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一地方。我想可能我跟我们成都博物馆这个位置一样,是一个很有人气的地方。大都会博物馆它有大概17个部门,大都会博物馆其实它的部门划分基本上是按照美术史学的学科的划分来讲,根据世界各个不同地区或者根据它的历史阶段来划分的,其实基本上是美术史学上的一个范畴。那么大都会博物馆它包括的部门,就是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几千年,而且全世界各个地区,它有亚洲、非洲、欧洲,而且大都会博物馆有大洋洲,也就是南太平洋、尼亚、斐济这些地方的文物按照是比较少见的。另一方面它包括有中美、南美这一部分,比如说玛雅文化,阿斯坦克、美国、印度安人文化,所以大都会博物馆它和其他的几个博物馆相比更全一些。我想很多人知道世界有著名的四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是一个,法国卢浮宫,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这是世界大家公认的四大博物馆。这四大博物馆其实各有不同,大都会博物馆在这四个博物馆来讲,大概是这些博物馆综合性最强的,大英博物馆是一个偏重于考古博物馆,它是不收藏绘画的,卢浮宫是偏重欧洲美术的博物馆,所以卢浮宫是没有欧洲以外其他文化的东西,基本上是两河流域和欧洲,伊希腊罗马一直下来到西方的近现代,俄国的也基本上来讲是一个西方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就包括了亚非拉美各个地方,所以它17个部门就包括希腊罗马、两河流域、埃及,还有西方的雕塑、西方的绘画,西方的近现代的一美术,然后还有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这些地方的文化,它都包括,而且它还包括一部分就是我们现在讲说叫做伊斯兰文化地区,这些伊斯兰国家它这些地区,因为它的文化一种特征,这样的东西。

大都会博物馆它整个的收藏大概在200多万不到300万件,这个是经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来收藏的。大都会博物馆它的亚洲部是大都会博物馆17个部门当中的两个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大都会博物馆另一个比较大的部是中世纪美术,就是欧洲中世纪的部分,它这部分比较大。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也是其实根据传统的西方术史的概念来划分的,它叫亚洲部,但是它不是整个亚洲,也就是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巴基斯坦,再包括越南、缅甸、老挝,一直到印度尼西亚、泰国,这是大都会博物馆亚洲的收藏。亚洲部的它的收藏量大概在35000件,其中大概中国的收藏占12000到13000件,在美国的博物馆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收藏之一。美国有几个博物馆受都比较强烈,大都会博物馆在方面也是名列前茅。它的中国文物收藏种类也很齐全,从新时期的玉器、陶器开始,一直到商州的青铜器、此后的漆器、金银器,后期的陶瓷、雕塑,甚至包括有相当一部分很好的纺织品、丝织品,还有中国古典家具,是大都会博物馆中国的收藏。

那么我今天想讲的,就是通过大都会博物馆它中国的收藏是怎么形成的?那么它在将近140年的收藏过程当中,也反应了美国人,也反应了美国人或者整个西方人对于亚洲艺术,特别是对于中国艺术的整个它的认识的一个发展过程。因为它毕竟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艺术收藏从1879年开始,是1876年建立,一开始基本是欧洲的艺术,也是从小到大,大都会博物馆150年大概扩张了20倍。刚一开始的其实也是一个蛮小的博物馆,那么在20年之中,它扩大了以后,发展得很快,你会看到它整个收藏方式也是蛮有它自己的特色。150年,到现在将近140年中国收藏艺术的经历,基本是记述了这一段历史。我们讲四个阶段,大都会博物馆中国艺术收藏毕竟不是一天形成的,是经过了130、140年的时间,那么这么一段时间,我大致分成四的阶段来讲,有助于我们对它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解。

大都会博物馆它是一个私立博物馆,我国内对它的了解不是太多,因为国内在过去的话是私立博物馆,近年来有了一些,可是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不一样,有人问我说大都会博物馆是私人博物馆,是谁拥有这些文物呢,大都会博物馆是有一个董事会的,其实不是那么简单。大都会博物馆实际上从我们严格的定义来讲,它是一个法人,或者说大都会博物馆这个东西并不属于哪一个个人,它私立的区别是在它不是用政府的钱,也就是不是用公共的基金来运行的博物馆,它是完全靠募捐,他们来捐款赞助这样一个运行模式。所谓美国的私立就是不用公家的钱来运行的博物馆,美国的博物馆80%、90%其实是私立博物馆,真的的公立博物馆非常少,大概只有华盛顿国会两边博物馆是老百姓纳税的钱来运行的博物馆,其他所有的这些大的博物馆都是私立博物馆,也就是一种集体的形成的博物馆。

那么大都会博物馆它第一批的中国的这些文物从哪里来?第一批是瓷器,大都会博物馆是在1879年的时候,大都会博物馆比较早的一个董事,他叫埃弗利,他本身是一个古董商,他其实基本上是收藏西方文物的这样一个人,他是一个古董商,他也是一个收藏家,他也是大都会博物馆创始人之一,是大都会博物馆早期一个董事。他在1879年的时候,西方有一些意识,这个博物馆也应该有东方的艺术,东方艺术当时代表中国和日本这两类艺术,他就把他自己收藏的一大批中国的瓷器转让给博物馆,他并没有捐给博物馆,按照博物馆协商的价格卖给大都会博物馆,这也是大都会博物馆收藏中国文物的开端。他收藏这批文物,基本上很多是外销瓷,当时西方对中国的艺术了解不多,当时从美国到中国去的这些人基本上是做生意的人,就是美国的一些商人,很多是到中国来买茶,买一些中国的东西到美国来贩卖,那个时候他们对中国的文物也好,对中国的艺术也好,认识非常有限,所以有一大部分是外销瓷。外销瓷近年来在市场上比过去是要受到了很多的关注,但是外销瓷在最早的时候其实是艺术当中不大受控制的东西,没有什么太高端的,当然也有一些很好的东西。比如像我这会介绍的梅花罐这一类的外销瓷,青花瓷当时在出口当中占的比例很大的东西,所以不是中国真正的陶瓷艺术当中比较高端的代表。但是当时因为跟中国的贸易当中也有一些人到中国来看到中国的市场的东西,也有一批不错的东西,比如说我现在给大家展示的中国的单色釉,这就是中国的官窑,这是康熙时候的高温红釉,这一些单色釉,比如说这个在市场上价格是很高,因为清代的高温釉,从康熙、雍正、乾隆,可能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高峰,它的瓷器的造型这些方面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史上一个很重要的发展阶段,那么西方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认识到中国的有一些艺术不是外销来做的,是给国内做的,其实当时是给宫廷做。这个时候他给大都会博物馆转让这些东西也有一批这些东西,中间还有一些比如说印刷彩,这个就是中国陶瓷当中的上品。美国当时对中国的认识最早是外销瓷,19世纪末期开始接触到了中国陶瓷当中比较顶尖高端的产品,代表了中国艺术史上比较有中国的特色,而且无论是从艺术来讲,都是很高端的东西。

那么第二个对大都会博物馆收藏比较有贡献的人,比绍古(音),他在1902年的时候给大都会捐了一大批玉器。因为他家里并不是大富翁,大概基本上在17世纪的时候英国移民到波斯顿地区,他17岁时候开始学徒,他在19世纪晚期,就是大概在一八六几年的时候,被一个公司派到古巴,所以他在那儿大概10来年的时间,他就从一个普通职员靠自己的工作能力作成了很大的出口公司,他在古巴做生意做得很成功,他从古巴回到纽约带了大笔资金,在纽约做他的一些投资也好,做企业,他投资纽约的当时美国这些公路、铁路,包括这些钢铁厂做得很成功。他对中国的玉器也是很特殊的机会,他当年看到了中国的一个玉器的笔筒,他听人说玉实际是比钢铁还是硬的,真正玉器是不能雕,中国叫琢玉,其实是要用金刚砂,用很硬的沙来打磨这个花纹,把玉器作成不同的器具,所以他开始对中国玉器产生非常大的兴趣。他一开始对很多动很有兴趣,因为他对中国的玉器有兴趣以后,他把其他的都放弃了,他一心专注收藏中国玉器。那最后他收藏了大概有一千多件,他收藏了一千多件。他也是一个很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因为他很有钱,所以他也不并太考虑说这个只是拥有,他收藏一千多件,他曾经到中国来,他在一八九几年的时候,从中国买了一批玉器,这个正是中国皇庭也流到外面市场上来,所以他收藏了一千多件玉器,他对玉产生极大兴趣,他收藏包括欧洲、中美洲的玛雅文化的玉器,他都有非常大的收藏,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收藏。但是以中国玉器为主,大概其中有600多件是中国的玉器,有两三百件玉器的标本,这是美国或者说除了中国以外最大的轻敌玉器。因为当年他关注的东西基本上还是清代的玉器,因为当时出土的古玉器其实是很有限,那么他收藏这一大批玉器以后,他觉得这个东西如果他去世以后,他家里的后代会卖出来,他觉得太可惜了,当年那年头还没有文化遗产的概念,但是他觉得这是人类创造了这么宝贵的东西,这么重要的艺术品失散了他觉得太可惜,所以他决定把这个东西捐给大都会博物馆,当时他也是大都会博物馆的董事,他就把一千多件完全无偿地捐给大都会博物馆,捐了以后,他还给大都会博物馆捐了一大笔资金,因为大都会博物馆当年并没有合适的展厅来展这个东西,那他捐了一批资金来装修这个展厅,而且从美国定做所有的一些展会,现在你看到像这上面这些展会都是他当年从美国专门定做的,所谓的路易十四式的当年的法国风格的展会,当年做了一批的东西,大概他1902年在去世之前把这个捐给大都会博物馆。他提出自己展出的时候,他自己没看到,这也是他的一个遗憾。他捐的这一批玉器当中,有很多,我想不用我来讲,你看图片也可以看到,是中国的上层之作。像这一页童子牧牛,因为中国的玉器当中,尤其是明清两代,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品,其实它里面有很多文化内涵,这是一个童子牧牛,他手里拿着一个稻穗,中国的谐音稻穗,这个穗穗年丰,所以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整个装饰艺术,特别是明清两代,民俗文化形成了很多主题的概念,吉祥如意这一类的概念是一个主题,或者说我们的明清工艺美术当中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像他收藏很大的龙岗,这个是乾隆年间的,这件是乾隆30几年的东西。上面还有乾隆的提字,我想在国外应该是最大的一件了,这个东西的大小应该和讲台的大小差不多,非常大的一点玉器。在国外所有的我看到的这些玉器当中,因为大英博物馆也有中国很多的玉器,但是都没有这一件大,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玉器,上面完全是云和龙,你可以看到这个玉器它本身艺术上和中国文化的传承。他收藏玉器非常广泛,我刚才讲到,其他他对玉器的兴趣,他认为玉是一件非常别致的东西,在中国有很多的文化内涵。但是他也看到世界其他地方的玉器,我现在给大家展示就是印度北部,这是大概在印度16世纪到19世纪,我们中文翻就是其实蒙古王朝,就是蒙古人当年在元代之后,打造了印度北带,建立一个政权,上层是蒙古人,蒙古人作了印度部北的一个统治者,这一段工艺美术非常发达,它有非常好的玉雕,你看到蒙古的玉器和中国的玉器有很大的区别,他上面有很多的镶嵌,中国的玉器不要镶嵌的,因为中国人觉得玉是至高无上的东西,再镶嵌就画蛇添足了,但是你可以看到说印度的玉器和中国的玉器是完全不同的该那,它是非常绚丽多彩,颜色非常丰富,而且我们说比较俗的话珠光宝气,中国人觉得玉器很雅的东西,上面镶些其他的东西很不好,那么这是文化的概念不同。但是蒙古而王朝对中国的清代玉器其实也产生了很多影响,那么后来如果你有机会到北京故宫去看,北京故宫清代的玉器仿制印度的玉器也做了很多,非常有意思,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他捐了以后,他给纽约很多的一些有钱的赞助人,还有一些大收藏家很多的启示,所以很多人愿意给大都会博物馆继续来捐赠。

因为他是1902年去世,大概在1906年的前后,纽约有另外一个很大的收藏家,这个人叫奥特曼,他当年在美国是很大一个商业,他是经营据我看他的专集,他还经营很多其他的商业,他本身也收藏非常多中西的艺术品。那么最主要是收中国的瓷器,还收一些珐琅器这一类的东西,他把他收藏一大批东西也捐给大都会博物馆,这个陈设,当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这个博物馆的陈设方式,现在看这个很老套,现在博物馆没有人这么摆了,现在看很老,但是这是20世纪初的时候博物馆的陈列方式,这里面这些瓷器都是他捐的,现在你去大都会博物馆,你从正面上去走二楼,走廊两侧还保留了他捐的东西。他捐的东西和第二位捐的东西不大一样,早期外销瓷比较大,他开始收藏一些清代比较高档的瓷器,艺术造诣更高的东西。他其中捐的不仅仅是这些东西,他还给大都会博物馆捐了一大批鼻烟壶,小小的东西,好多人觉得鼻烟壶好像没有什么了不起,其实鼻烟壶我觉得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中国微型艺术的一个代表,而且鼻烟壶的种类非常繁多,基本上概括了中国艺术当中各个不同的门类,无论是说从玉器,漆器、珐琅器,金属器,所有的木雕他基本上全包括。他捐了大概有200多件珐琅器。我在1995年前办了一个展览,其中有很多都是他捐的,左边这一件是清代乾隆作为礼品来送给王公大臣的,送给外国的使节,因为鼻烟壶其实到后来没有使用价值了,鼻烟壶一般是玉石比较常用了,所以这类的鼻烟壶品种很多。像右边的珐琅彩,现在已经是至高无上的精品了。所以他捐的这一批东西在整个的大都会博物馆收藏当中,可以说是很有代表性的,就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人对中国艺术的了解,当年西方人在这个时候,他基本上刚刚对中国艺术有比较初期的认识,他关注的东西基本上是晚期的装饰美术或者说晚期的工艺美术,因为这些东西比较直观,他得的文化内涵相对来讲比较平易,容易被接受,一是它的工艺很好,另外方面他的色彩很,所以比较让一般的雅俗共赏讲大家都可以来看,所以从这一点来讲,是基本代表了西方或者说不只是美国,整个西方当时对于中国艺术的认知。

那么下一个阶段基本上是20世纪,就是1915大概到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1945年之前,这大概30年的时间,应该是大都会博物馆中国艺术收藏的第二阶段。那么第二个阶段对美国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可以说是它一个收藏的黄金时代,因为美国在这30年来,经济的发展非常大,除了当年有个1929年的经济危机以后,之后整个美国经济呈一个上升趋势,就是经济发展得非常之快。美洲跟亚洲、欧洲都不接壤,那么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都没有烧到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基本和美国没什么关系,第二次大战虽然美国参战了,但是炮火没有打到美国国土上,所以这两次大战中间,它基本躲过了战火。那么在这个时候,所以它的经济是非常好,等于说西方对艺术的收藏,在这几十年当中也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对中国的艺术也有了新的认识。这时候西方觉得说世界的美术,不是只有西方有美术,早期西方认为中国没有什么作为艺术的美术东西,他觉得还不到这个阶段,因为传统的观念,所谓的就是绘画、雕塑、建筑,其他都不算。所以西方以前叫  装饰艺术,这还算好听的话,等于说是二等艺术。但是在20世纪初以后,这个概念开始产生了变化,西方也认为装饰美术或者工艺美术也是美术的一种门类,对中国的艺术也有新的见长。

这个对于大都会博物馆来讲收藏最重要的一个人,就是摩根大同银行装饰人摩根,摩根对中国的收藏也是非常重要的文物,我想站在现在可能如果一般的人对美国的金融,对的美国的银行有点了解的没有不听过摩根名字的,美国当年说什么石油大王,钢铁大王,摩根是金融世界最大的一个大人物,非常有名的一个人。他在美国的铁路也好,美国的这些事,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融资人,就是现在非常重要的一个金融家,很大非常大的工程要钱就是他来做,他也是一个收藏家,收藏东西非常多,他收藏的西方东西,大都会博物馆你一看的东西方的艺术都有,跟捐赠的名字,他对中国的艺术也是非常关注。他是一个非常的人物,就是大都会博物馆其实整个博物馆的扩建,摩根是一个领军人物,他在大都会博物馆20世纪初担任大都会博物馆的主席,基本上是在1909到1913吧,这个时候是大都会博物馆增长比较快。

你现在可以看到我给你看的两个图,那么大都会博物馆刚开始,那你看底下这个平面图,大都会博物馆原来就只有中间那黑框的一块地方,是大都会博物馆的,当年1876年成立的时候一个平面。后面所有红线画的图就是摩根当时理想中大都会博物馆的规模,等于它在一九零几个年代的时候已经有了这么一个愿景,想把大都会博物馆建成一个一流的博物馆,因为当时英国或者法国是文化的中心,而且他们的博物馆那是规模宏大,所以他也很大的这么一个愿景。他的愿景我觉得确实非常有远见,大都会博物馆现在的整个结构就是当年摩根想象的规模,现在去大都会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基本上红线的大小现在的面积,而且大都会博物馆你会看到它逐渐,那右边那个图基本是大都会博物馆不断扩展,最后经过几十年一直到今年这个规模。那么摩根他给大都会博物馆捐的东西包括门类也很多,一个是大都会博物馆早期最重要的青铜器就是摩根捐的,像这么大的漆屏风,这也是摩根给大都会博物馆当年的一个重要的捐赠,摩根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东西。比如像大都会博物馆收藏一些中国的犀角标,对于犀角这个东西是非常中国化的东西,西方的收藏很少,但是摩根当年他能欣赏中国的犀角这一类的东西,那也是蛮特殊的一个人,等于他的文化兴趣很广泛,而且他对外部的世界了解还是要超过其他的人。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摩根的时候,想象在大都会博物馆设立一个亚洲艺术的一个部门,因为大都会博物馆最早的在没有一个人专门来做亚洲的位子,那么大都会博物馆最早的东西都是欧洲叫做装饰美术部,负责做工艺美术来做这些东西。

那么摩根开始以后,他要设这样一个部,所以他要雇一个对远东艺术有兴趣、有研究的人,这个就1915年,就在摩根刚刚去世,他在去世以前有了这么一个计划。所以在大都会博物馆1915年成立了亚洲会的前身,当时叫做远东部,这个还是根据传统的美术史的概念,晋东、远东,当年远东部就雇一个人来做远东部的主任,美国当年对于文书的研究和欧洲比有很大的差距的,美国对于中国的了解,还是也是有很大的距离,所以他在美国是找不到人,他就到欧洲请来了一位专家,他是研究中国陶瓷的一个专家,是一个德国人,奥地利人,他对中国的这些东西有很多的研究,他本人是荷兰人,到大都会博物馆做他远东部的主任,这个人虽然是陶瓷的专家,但是他毕竟对中国的文化有必须多了解,所以他开始收藏陶瓷,但是他并不关注一个品类,包括中国的书画,他是最早开始收藏中国的书画的一个人。他收藏陶瓷也不仅仅收藏,像我们现在的官窑了,釉上彩、粉彩这一类的东西,当时还不大对西方的人来认知的这些东西,他觉得应该把中国的陶瓷各个不同的门类作为一个系列的来收藏。那他对佛像,佛教也很关注,所以他收藏了很多中国非常重要的佛像,左边这一尊就是从日本那里卖的一件,就是唐代的个漆的,实际上用麻来刷漆,现在存在的是非常稀有,因为漆本身的保存状况是很难保存,整个漆器一千多年几乎存世没有多少几件,所以大都会博物馆这一件是极为珍贵的一件。在这段时间他给大都会博物馆收藏这些东西,可以说是非常有代表的东西,包括这里一对就是两件,其实不是一对,这两件辽代的三彩,这个是河北省黟县的一个庙宇,这18尊罗汉,现在基本上大部分在海外,国内的几件经过历史的战乱已经全被灭掉,所以现在在国外博物馆,在英国、加拿大、美国,大概一共我想是9尊还是11尊,大都会博物馆有两尊,费城有一件,凯瑟死有一件,大英博物馆有一件,所以基本上在我印象中是有9件,这些东西如果我们这个时候大家所谓的栩栩如生,我觉得这个话不过分,这也代表中国佛教或者整个中国雕塑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可以说是中国雕塑史上一个高峰。佛教从3世纪传入美国以来,从西方完全西方的印象演化成完全有中国特色的,非常写实的一种雕塑,基本上是在这个时间形成的。另一方面如果你讲说佛教的这些雕塑,尤其是唐三彩的艺术,基本上唐代以后是在北方的辽代也就是北方地区形成的。

在这个期间大都会博物馆还接受了美国的另一个大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他给捐赠的一个北魏的造像,这个鎏金铜佛,现在存世的不多的几件,背光非常完整,前面的的随饰整个都很清晰的,比如说这个佛像前面它上面的菩萨、随饰,还包括的护法的狮子,鎏金到现在来讲仍然保存得非常好,这一尊佛像的高度大概有6、70公分,非常难得到北魏到现在非常好的一件艺术。

从1915年到1945年这个阶段也是大都会博物馆,因为它有了运动部以后它非常活跃,大都会博物馆在这个时候也有一个机遇就是所有的中国通就是副开森,副开森如果你对中国的教育史有一定了解,对中国和西方的的整个艺术收藏有一定的了解,这个名字并不陌生,福开森是加拿大人。他在20世纪初从加拿大到中国作为一个传教士被派到中国来,但是他到中国来的以后,对中国的艺术和中国的文化产生了莫大的兴趣,所以他到了中国第一件是学中文,先到镇江,在镇江做了传教工作,基本在南京地区,他的中文说得很好,福开森传记来讲,一个外国人说的南京口音中国话。他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传教,第一被中国请来帮办学,南京大学的前身那是福开森帮着建立的。他自己对中国的古书,中国的古画中国的艺术非常有兴趣,所以中国最早的《书画著录》是福开森写的,除了对中国的文化有所了解,而且受中国文化影响非常严重的一个人。他在一九二几年的时候,这正好是中国政局很乱的时期,这个福开森就回到美国,他想寻找一个工作机会,最后他就遇到大都会博物馆,当时也想找一个帮着大都会博物馆做中国艺术收藏,福开森就做了大都会博物馆的代理人,这个是一九一几年的时候,但是因为毕竟他看到这些东西很有限,所以也不见得又能碰到这么多的东西。所以他一开始给大都会博物馆买了一套非常有名的瓷器就是齐侯四器,这四件青铜,就是当年的青铜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配套,这个上面有非常详细的文字,福开森看到了这个机会,所以就帮着大都会博物馆买了这一批东西,所以这一大都会博物馆青铜器收藏当中很重要的一套东西,叫做齐侯四器。从这之后福开森连续将近10年的时间没有碰到什么太好的东西,大都会博物馆所以后来也基本没有到福开森,福开森在这些年一直还是在帮大都会博物馆关注,看看中国的古董市场有没有其他的值得大都会博物馆来买的东西,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被他看到了一个机会,这个就是当年官方收藏的一堂西周的青铜礼器,这是非常有名的一套青铜礼器,这个就是在在现代考古出现之前,中国唯一的一套非常完全,而且是有出土地方的青铜器。因为早期中国青铜器基本上是这些当地的村民在安阳有好的县府近,挖出来东西都没有人知道是哪里挖出来的,流到市场以后没有来源,这一套是陕西凤翔县,在宝鸡外面发现的。当年是蛮轰动的,但这批东西被当年中国著名的收藏家端方,也是清代很著名的一个外交大臣,是一个比较开明的人,他是清朝大臣中不敢说唯一,去过大都会博物馆的为数不多的清朝官员之一。但是清朝慈禧太后派他洋的时候,他到纽约去,别的官员可能到别的地方去逛,他是专门来大都会博物馆看铜器,但是恐怕他从来没想到,他的收藏将来被卖到大都会博物馆。端方在辛亥革命的时候死在一个兵乱当中了,在1911年去四川的时候被杀了,被杀了以后,他的家到中落,他收藏的铜器、玉器都非常有名,他家人开始卖这些之前的东西,家里还是不大愿意卖,大概在1923年的时候,家里开始觉得实在不行,端方没有了,家里没有经济来源,于是开始把东西全部卖,就决定把这一批青铜器卖出来,这一批青铜器之所以珍贵,就是中国叫晋,就是这个抵的台子,整个世界只有三件,原来只有两件,五年在陕西宝鸡又发现了第二套。所以在上海博物馆三年前办了套展览,就把大都会博物馆这套借到上海,和陕西新出土的作了一个展览,所以天津博物馆有一件,全世界有三件。端方家里想买的时候,他们因为跟副开森很熟,所以就拜托副开森来帮他们找买主,这这个时候很多收藏家都知道这是非常有名的一套青铜器,而且是西周非常重要的礼器。最后大概就是基本上是两个最有利的,等于说最有财力的两个家,一个就是日本有一个山中山会(音)是一个非常大的古董商,他当年想买这套东西,大都会博物馆因为由福开森买,所以也非常关注,现在我看到都觉得不大思意。20万什么概念呢,20万大概在1923年的时候,在纽约可以买一个7层的楼,可以在天府广场门外最好的地段,要在纽约周边地区,比如在双流机场附近那你买100多栋房子,当年山中山会出20万,而且山中山会出了20万之外,当年端方家里还找山中山会借过钱,所以等于是21万。大都会博物馆经过董事会反复讨论,大都会博物馆同意出20万,我现在来讲都觉得很吃惊,因为大都会博物馆对于中国的了解其实蛮有限制的,你想一九二几年西方还没有收藏中国的青铜器,而且大都会博物馆对中国玉器没有这么多的了解,我觉得福开森是一个很有古董性的人,他说服了大都会博物馆这些董事,因为这个钱卖完了以后,两三年都不会有钱买东西。所以他能出这么大的一笔钱,可是福开森就跟大都会博物馆讲,日本人可是比你出的钱,日本人出20万还缅掉一万块钱的债,好像还要追加钱,大都会博物馆讨论说实在拿不出来钱,20万到头了。这个也是机缘,就在这一年1923年的冬季,日本东京大地震,我想你听过关东大地震,这是非常大的一个地震,是日本一个大灾害,整个东京地区,就是由于地区引起的大火,山中山会当时没有办法兑现,他正好在这个机会,所以大都会博物馆是在因为机遇,因为地震跟大都会博物馆没关系,是日本地震。正好因为这个机会,把这件青铜器卖给大都会博物馆。就是端方已经去世了,端方的元配太太已经死掉了,家里是他第二配妻子,但是他儿子跟他继母关系很僵,而且他的儿媳妇跟他继母还有矛盾,这几个人都不说话,但是把这个东西出售的话,都必须得这几个人同意才能出售,最后终于成功地他家人同意把这些东西卖出来,对于大都会博物馆是很幸运的事,这一件东西被大都会博物馆卖走,但是在大都会博物馆收藏当中是非常重要的青铜器。现在国内是因为近年来刚刚出土一套。

那么在这一段时间美国还有一个收藏家叫做(音),美国人开始,你会看到在20生的二三十年代,美国开始收藏中国的青铜器,那么在1940几年的时候,有一个银行家,这个银行家他开始,他过世以后,他的夫人他把自己收藏的青铜器捐赠给了大都会博物馆。所以大都会博物馆是在1930几年到1940几年的开始,开始有了比较像样的一批中国的青铜器,所以这也会解释美国人对于中国的文物的认识,最早其实是这些我们所谓的工艺美术比较装饰性强的,就是陶瓷是陶瓷、珐琅这些工艺品,包括鼻烟壶。对于中国古代的这些,尤其是我们所有商三代,商州这些文物是开始在20世纪的20年代到40年代开始,所以大都会博物馆基本在这个时候开始收藏到了中国古代的青铜器。这几件都是,而且不仅仅是,你看到这个说他收藏这个青铜器不仅仅是中国传统的商州青铜礼器,也包括受到北方游牧民的影响出现的一些比较奇怪的。比如说这种壶,这种类别的东西,可以看到他对中国青铜器的认知视野比原来广阔了很多。那么福开森在这个时候也帮大都会博物馆收藏了一大部分中国的书画,当年他们对中国的书画了解还非常有限,所以福开森收藏了一大批,里面都有名的,比如当年说的收藏的阎立本,但现在看很多全不是,当年因为他毕竟鉴赏能力不多,当年整个国内的这些其实也蛮乱的,所以他收藏了一些虽然写着名字,但是实际上全对不上号的了,所以就是赝品。但是福开森买这些书画里随着还是率筛选出几件不错的。所以这一批书画还要等将来慢慢随着美国或者说西方对于中国的了解,才开始有了很好的收藏。

那么大都会博物馆在这段时间,实际上对中国的这一些佛教的艺术还是非常关注的。这就到了开始下一阶段,二战之后1945年到70年代,这是大都会博物馆开始收藏的速度趋于平稳,开展比较有计划,有目的的收藏。最早是捐赠,不是博物馆有意想收藏什么东西,这靠捐赠什么东西,等到1915年有了亚洲远东部以后,开始有目的来收藏,但是并没有太大的系统的概念,其他的都是陶瓷、青铜器,也是这个时候刚刚开始。那么到了1945年到70年代这一段,他开始把眼光扩充到中国其他不同的类别,也就是对于中国的艺术有了全面的认识,就开始收藏像中国堂弟的木雕,大都会博物馆开始收了很多,这个时候有两类,一类就是私人买了以后捐给大都会博物馆,然后大都会博物馆花了一批重金来买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当时收入到海外有相当一批。在这一段时间,唐代的雕塑大都会博物馆艘藏一些,那么大都会博物馆在也收藏了一些刺绣,大都会博物馆的纺织品也是在这时候开始收藏的。在过去的话西方对于中国的纺织品没有什么认识,虽然我们讲丝绸之路两千年就开始有了,但实际上西方对于中国的丝织品,因为不是丝,是丝织品,尤其是刺绣是比较晚才开始了解,在60年代开始收藏了一批中国的刺绣,还收藏了一匹中国的金银器。金银器大都会博物馆有一批非常好的收藏,国内的唐代金银器,那批金银器都是当年宫廷里金银器,你看到它和普通的金银器不是再一个档次上,他的做工精细成都,可以当时了唐代金银器。那大都会博物馆在这个时候60年代收藏了中国的青铜器,我觉得数量上当然不可以,但是从质量上可以和合家村那么顶端的经济不相上下,这个完成受了波斯文化影响,造型也好,工艺也好,那都是唐代最精湛的东西。右边这一个碗,你看这个鹿角上,这代表当年素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这一些东西是大都会博物馆在40年代到60年代中间的收藏,这段收藏的数量大概没有前10年那么大,但是中间收藏东西的精品还是很多的。

那么大都会博物馆真正的其实它的收藏真正说,大家看一下大都会博物馆它当年收佛教艺术,比较重要的一个东西是山西广胜寺的壁画,这个壁画就是当年的古董商,到山西广盛寺它的一个庙的三面墙,当时庙要塌了,状况很坏,当时主持想筹款来修这个庙,这个正是中国当年整个国家状况很悲哀的时候,哪里找到钱,那这个古董事跟主持说你这个壁画可以卖掉,你卖掉这个壁画的花拿来修这个庙,所以他就把这三个壁画取下来卖掉了。我这次到广盛寺看,广盛寺还有一个碑,这个碑还写说有当年的古董商来说卖这个壁画,最后筹来这个款来修这个庙,但是这个壁画后来全卖到国外,其中比较大的一幅,中间北墙这一幅卖到了大都会博物馆,这也是元代,可以说和现在的永乐宫是一个档次的,山西运城永乐宫,风格上非常接近他创作的一个手法也很相似。

大都会博物馆在70年代一直到21世纪,就是最近这40年,我觉得这大都会博物馆整个收藏当中最盛的一个时期。那么这个最盛的时期,因为70年代的时候,大都会博物馆当的董事,所以你会看到事在人为,20世纪初是因为摩根做了董事,他关注东方闻化,他成立了远东部,到了70年代的时候,大都会博物馆董事会的董事长叫做狄龙,狄龙曾经是美国国家的财政部部长,他本人也是一个非常大的企业家,他的家族有很大的企业,但他自己有很多的资金。做了大都会博物董事以后,他很关注当时大都会博物馆的亚洲,他其实就想问博物馆说,现在我们这个博物馆有十几个部门,哪一方面收藏比较弱,后来就发现说亚洲中国的书画比较弱。而且摩根因为他是一个银行家,也是财政部长,他对投资还是很有一些想法的,他觉得是怎么才有可能有有限的资金来最有效来运用。那如果在70年代的时候,当时的市场和现代的市场还不完全一回事,当时的书画还不是很了解,所以中国的书画当年是没有什么太好的价格,因为你美国人中国的书画,就全是中国水墨画,黑漆漆一片,而且画得好象全是一样,看着天下一张画一样,所有的山水看起来重复性非常高,所以没有人看得懂,所以没有什么市场。那么摩根就觉得说,我们应该看看中国的书画,现在这个钱要买西方的书画可能就买一张,但是你要买中国的书画就可以买相当多的东西。买中国的绘画谈何容易,也不是说你想买到市场那钱就买,因为你要不懂画,恐怕卖完了跟福开森当年买那些一样的,基本不可能,所以也还是要有人。在这个时候他就找到了一个专家,这个就是普林斯顿的教授方闻,现在这个照片你们一看就是地龙和方闻教授,就是狄龙绝对想的是他从自己的钱里拿出2千万,一千万捐给大都会博物馆作收藏基金,另一千捐给大都会博物馆扩充亚洲部,所以他捐两千万块钱,那么他捐了钱以后他设了一个职位,设了亚洲部的顾问,要找一个人懂中国书画的人来买。那方闻教授,我想如果你如果对美国的中国艺术研究有一些了解,那是在美国的整个中国艺术研究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方闻教授和他这个年代加州伯克利的高比汗(音),他也是一个天才人物,他的书写得真好。方闻教授他也是当时非常有名的教授,他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他是专门研究中国宋元时代的绘画,而且研究得精道,而且他有一他的一道方法,他就把西方美术史的方面和中国的传统鉴别方法结合起来。因为最早西方结果主义的分析,那么他就是说有没有一套比较相对科学的方法,就是相对客观的方法来分析、来鉴定中国的书画,就是用中国对于笔墨、印章、收藏著录,再加上西方对整个画视觉风格的分析,来创造这种方法,这个方法在当年是方闻的他的一个学术研究的一个新的,那么相当的成功,就是对整个过去中国历代传下来这个作品作一个比较全面,比较客观的分析。大都会博物馆就把方闻请来做亚洲部的特别顾问,在这个时候开始在大都会博物馆开始来收藏,那么有了狄龙的资金的支持,有了方闻他的专业的眼光,他的这些学术鉴别能力,所以大都会博物馆这个时候开始收藏中国绘画。这个时候还有一个关键人物,这个人物是谁呢,如果你对中国美国的文物了解,王己千,照片上四个人。这四个人是最左边是方闻教授,他旁边是王己千,本人是一个学书画的人,是个画家,他也是一个收藏家。但是从另一个讲讲,他也是一个古董商他也米买书画,他和张大千是多年的朋友,所以张大千手中一大部分书画都是通过王己千的手卖到大都会博物馆,那么大都会博物馆有这么一个机会,把很多张大千当年手中的卖出来的卖卖到大都会博物馆,但是你会看到这是缺一不可,就是没有狄龙资金的支持,没有狄龙的眼光,也不可能有这个机会。但是有了钱没有专家,没有方闻教授来帮他,用我们现在话叫长眼,没有方闻帮他作艺术鉴别,来帮他做分析,那也不一定买到很多好东西,恐怕买很多假画,这有是有的。那么另一个就是机遇,就是你有了专家,你也有钱,但是市场什么都没有,你也不可能买到,那在这个时候,正好是张大千通过王己千的手到市场上来。我曾经就当年一个想法,我觉得王己千就中间过过手,并没有王己千对大都会博物馆做任何贡献,那么近些年我在中国通过了解以后,觉得王己千还是做了贡献的,他没有免费送给大都会博物馆,王己千也没有这个财力,王己千不是相狄龙这些大的企业家有的是资金本,他一个普通人,但是他没有这个财力,但是王己千他能把这些画收藏了以后,他决定把这一批画全部卖给大都会博物馆,对于大都会博物馆来讲也是很大的帮助,因为王己千可以买给别人,可以把这些东西打散来卖,卖更多的钱,他愿意做这个赞助,把这个东西卖给大都会博物馆,所以这一点来讲也是在中间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大都会博物馆在这方面也非常感谢王己千。这个白人就是大都会博物馆的馆长,中文大概叫它马克伯乐,他是美国人。

大都会博物馆其实从某种意义来讲,就是一个小联合国,大都会馆长美国当馆长的历史上基本没几个,美国人、英国人、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基本,德国人、中国人、荷兰人,等于说是一个人缘的来源的是世界性的这么一个地方。所以他也做了很多工作,所以这个是大都会博物馆可以说是收藏上可以说是黄金时代,收到一大批的东西。比如说大都会博物馆最有名的一张就是韩干照夜白,全国的一些全世界能有的就这么两三张,照夜白在这批东西收藏来的。如果你从幻灯上看很难看到它的好,这种铁线描,如果你看原作的话,你看到这个线是画到纸里面去,所以是真正有立体感,使你产生一个立体感觉。他画的马没有尾巴,实际上是因为你没有看到原作,这个马的尾巴,那个毛的细,你感觉到那些毛大概只有一根毛,所以它的马尾,大概几十根细线,非常的精彩,而且马的身体非常的饱满,使你感觉到这个线是转过去的。中国的画的线条的运用,讲到线条本身,是能画出它立体的侧面来的,这个画是非常典型的代表作,他匀染的马的胸部,你看原画是有这个感觉的,你看这个马本身也是,这个马在嘶鸣,这一面确实是看到唐代的杜甫的诗里面的马,确实是当年虷赶是有这个能力。那么大都会博物馆,也是在一段时间来收藏来的非常重要的一批东西,而且在将有召募赴的双色起源。虽然你听不懂姬昌老现场的画,也就说当年的现代派画出来,所以说赵目夫,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里程碑。大都会博物馆还包括原死家,70年代大都会博物馆收藏非常重要的一大批的东西,大都会博物馆在这个时候还收藏了当时董其昌这些文人画这些代表的东西,也收藏了很多。所以这是大都会博物馆从书画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大都会博物馆整个收藏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你可以看到它从不同的类别开始,有了很大的变化,有了很长元的发展。

那么正因为大都会博物馆在70年代收藏做得很好,而且它对中国文化的关注,有了这么多的影响,所以对于纽约这些地区的收藏家也产生了很多影响,因为当时有一个收藏家加顾乐夫,他收藏了一大批书法,这一批书法当时在很多人不认识,因为当时对中国书法了解还比较少,因为书法从中国这些艺术类别来讲,你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人,那是比较难的,你欣赏书法就必须要对中国书法有一定的了解。他看到大都会博物馆做得这么好,收藏书法,大都会博物馆关注亚洲,关注的艺术,也确实尽了他的力量,因为狄龙给了这么大的一笔资金,所以大都会博物馆修了一个中国的书画展厅,这个是很大一笔投资。所以这个只有这个故了副人,把他一批东西捐给大都会博物馆,这个是大都会博物馆更加地兵强马壮。他捐了一郭熙的小幅的山水,北宋传下来的郭熙,都大家都认可的,这是非常难的一笔东西。这是大都会博物馆整个70年代到90年代之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说法。过去大都会博物馆书法是很弱的,有了资金,有人支持,有了专业的力量,又正好上了一个历史机遇,所以大都会博物馆在这个时候中国的书法已经在美国的书画收藏当中可以说名列前茅。蔺相如传,这全是大都会博物馆在这一历史段收藏的中国书画。方闻教授我觉得他真的是功不可没,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当教授,也为普林斯顿收藏了一批中国的书法,美国的所有的中国书法当中,应该说普林斯顿大学收藏最强的。这是大都会博物馆当时收藏的一大批书画,这都是旷世之做。方闻教授他的老同学发挥了一些作用,他当年在普林斯顿读书,因为他是一个非常大的企业家,这个老同学也非常喜欢收藏,他在方闻教授当年做一些顾问,收藏了一大批书画,他的东西最后捐了两家,捐给了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也捐给了大都会博物馆。还包括南厅石三宝,也是在70年到90年代,这个是大都会博物馆非常重要的一个时间。

与此同时,虽然方教授他本身的兴趣是书画,但是方教授并不拒绝收藏其他的东西,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门类是很多的,这个时候纽约有一个收藏家,这个收藏家其实各有各的特点,这个人叫做厄尔森,他不是一个大财主,就是他在这些收藏家来比较而言,他的财力比较有限,他完全没有摩根的财力,所以他不可能说收藏太多的、太大的东西,。但是他是一个非常有眼里的人,所以他开始收藏中国的青铜器,他收藏的件比较小,但非常的精,比如他包括收藏商州的东西,这个就是战国的一件玉龙。这一件就是它收藏的。还有右边西周的大的也是他收藏的,因为他的财力不可能收藏大的玉器,他眼力好,这一件龙纹配,是上上品。

那么大都会博物馆就是在80年代中的时候,当年的香港中文大学的博物馆的曲先生,他到美国,他大美国那么方教授认为曲先生是对于中国古代艺术,特别是工艺美术非常有造诣的人,他眼力也很好,学历也很好,那么方教授就请他来。那1985来到大都会博物馆,他来到大都会博物馆也赶来大都会博物馆一个机遇,大都会博物馆有一个太太米粒,他收藏中南、印度、东南亚和中国,这个照片穿蓝衣服就是埃丝特夫人,她也是纽约很有名的一个大家族,纽约有一个著名的大饭店叫华尔道夫,这个就是她的产业。她是在中国长大,她当年因为她家里住在中国,她在中国长到7岁,她会说一些苏州话,她住在苏州,她对中国也很有感觉,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后来她丈夫去世以后,她掌握了家里的资金,他捐了很多钱啊,我要在活着的时候把钱捐出去,她给大都会博物馆一共捐了2个多亿,但是她是在70年代到90年代捐,那现在可能20亿都不止,我觉得这是一个情怀,因为这个老太太自己也不并不讲究,因为这个原因她的儿子跟她大大不好,尤其是儿媳妇对这个老太太的做法大不赞同。那么大都会博物馆有一个中国情愿,方教授说,我们大概要弄个花园这个不错,当天就是在70年代到80年代初的时候,她特地到中国来,按照中国一个井,请了中国的著名建筑专家设计的一个东西,这个是一砖一石都是在苏州加工好的,在苏州找了一些老的建筑的匠人,大概20多人在大都会博物馆住了几个月,这个是80年落成的,大都会博物馆的明轩,但是从这点我们要感谢这个夫人,老太太行善所以也是高寿,她去世大概是103年还是105,她也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她捐赠的钱,也是大都会博物馆一个重要的阶段。我们现在有能力,她的学问和素养,我们应该有个中国文化的序列,应该有比较完整的一个序列,所以有系统地来收藏,这个时候包括刚才看的夫人,这三个人是大都会博物馆在80年代到21世纪,也就是这30年中的最重要的三个人。所以其实离不开这些人的支持,大都会博物馆在这个时候来壮大他的序列,比如上唐代的木雕,大都会博物馆这个时候开始建立了整个中国文化的序列,有机会可以看大都会博物馆和中国早期文化是从新时期时代一直到唐,就是从公元前3千年到4千年,这是大都会博物馆展厅的背面,大都会博物馆收藏中国晚期的艺术,他们捐赠的东西都是漆器,因为漆器这个东西它保存太难了,中国你可以看到我们国内的收藏,除了考古发现,近年来战国到汉,现在比较多,而且我们的漆器的文物保护的近年有非常大的改进,包括四川有非常好的漆器。但是中国唐的唐宋元这三代的漆器太难保存了,尤其是宋元的漆器基本上是在日本。大都会博物馆也是在这个机遇,在80年代到90年代的时候,日本卖出了一大批的漆器,日本当年的经济不景气,所以大都会博物馆在这个时候就卖了一大批宋元时期的一大批漆器,也买了宋元以后的金银器,这个时候大都会博物馆才有了一系列比较完的系列。整个从宋一直到明清,你现在你看到的就是大都会博物馆晚期的一个展厅,第一个展厅就是玉器的展厅,这些玉器绝大部分就是第一位他捐赠的一部分,大都会博物馆的漆器基本上是在八九十年代收藏漆器,再接下来的大都会博物馆的丝织品,这一批东西基本上是在近几十年这内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

那么大都会博物馆其实说到还是有人,没有人帮你做这些工作,就好像我们成都博物馆只是有文物是不现实的,那么大都会博物馆整个收藏到现在仍然还再继续,因为中国的文化这么大,博大精深,而且它的种类这么繁多,应该也不不完全的时候,但是大都会博物馆还是有意识地冲,比如向这一件玉器,这一件玉器就是大都会博物馆近十几年买到的,这一件玉器是一九四几年的时候,有一个加拿大的大使馆的的职员,他没什么钱,就买不了什么好的东西,就买了一些玉器,但是对玉器没有了解。当时这批玉器带出国外40年代都没人知道,后来在英国卖的时候,这件东西认为是唐代以后的东西。那么我们很幸运,所以大都会博物馆在近年来也是在不断地进行收藏,比如说这些旧藏的东西,唐代的这些东西。因为大都会博物馆跟中国的博物馆是一个协定,就是按照联合国的宪章,70年代以后,如果你不是在70年代之前离开中国的东西,博物馆是不会买的,因为主要考虑到很多东西来源根本不明,博物馆要求你有很清晰地来路,你一定要证实你这件东西是70年代离开中国了。所以这些大都会博物馆近年来手收藏的东西基本上是在三四十年代就已经卖了的东西。所以大都会博物馆仍然在积极地收藏,因为中国的文化随着这些年来的了解,我们看到大都会博物馆今天我做这么一个讲座,讲了这四个阶段,其实你会看到说,西方人对于中国的文化真的是也是由浅如深,一开始是外销瓷,接下来看到中国的官窑,还有釉上彩,开始收藏中国早期的铜器,对中国归古代的文化有一定的认识。美国队中国的书画的研究基本上是在60、70年代开始有了比较深入,比较大的了解。如果没有这么大了解,博物馆也不会收藏另外对于大都会博物馆这一类的博物馆,它不是由政府出资的博物馆,没有赞助人,没有热心工艺人的支持,根本不可能存在的,那么就是要有一大批热心这些东西的人,来为博物馆提供足足够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博物馆有一定的专业人来配合他们来做,这才使博物馆有这么一个逐年来发展的兴盛局面。国内有很多的博物馆,现在国内的整个经济在转型,有那么多的企业,这些企业也在好的,为什么要考虑赞助我们成都博物馆,这也未必不是一个选项。就是国内的博物馆恐怕也可以借鉴一下国外的企业,西方他的东西不见得都是可以能来用的,但我觉得从资金来源方面,从它的专家来做收藏,这些还是很实际的东西。所以我觉得今天这个报告,一是借到西方对中国整个文化文物认识的过程,我觉得收藏的模式,这种赞助人博物馆和专家一起来协议,对博物馆作出新的贡献,这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一个经验。谢谢大家。

主持人: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需要给孙志新博士进行交流的,可以举手。

提问:孙老师你好,我现在是在做一个釉色,是关于中外体育文化交流的。

孙志新:这个我是外行,但是中外的体育文化交流这方面,我还不大了解,因为我对国内体育方面可能关注得不够多,外国交流除了比赛之外还有什么作为,我真的不太懂。

提问:可能和传统体育比较相同。比如说这些古代的高尔夫,你的大都会博物馆有没有做相关的研究?

孙志新:对于中国的这些美术也好,中国的文物也好,对于中国的体育运动的描述还是非常有限的,就是你看出土文物,包括唐代壁画,这些还是很有限的东西,因为体育毕竟在中国的古代体育品中不是一个非常大的题材。

提问:好的谢谢。

提问:你好,非常感谢您的讲座。我想我的印象里有鸡缸杯,大都会博物馆有一个鸡缸杯,能不能介绍一下怎么收藏进来的?

孙志新:其实鸡缸杯在早的时候没有被看中,大都会博物馆鸡缸杯也是近年来我刚把它放上去,前些年一直在库房里,没什么人关注,因为市场的原因,现场市场鸡缸杯吵得这么热,所以我想想革命群众想看,就拿出来看一下。过去我们鸡缸杯基本在库房里,没什么太关注。其实文物市场有时候也会对博物馆有影响,或者博物馆也会对文物有影响,但是我觉得中国近年来的收藏其实可以讲说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发达的原因的一个结果,是这么一个结果,比如说大量文物现在其实基本的买家是中国人,如果你去纽约也好,香港也好,这些大量文物的收藏基本是中国人。

提问:谢谢。

提问:问一个不专业的问题。就是去中国馆当志愿者,因为我去大都会博物馆的时候发现有华裔的,印度尼西亚的好像是做中国的解说,也有中国本土免费的导游,我就想好奇。

孙志新:大都会博物馆和美国所有的博物馆都一样,志愿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博物馆,对于博物馆帮助的一个重要源,对博物馆支持的力量。大都会博物馆的志愿者大概几百人还不止,因为大都会博物馆志愿者有一个办公室的,但是要到大都会博物馆当志愿者的话,可能是要求比较高,第一是要大都会博物馆的志愿者因为排期大概是一年半,大概要等一年半的时候,因为人太多,就是申请到大都会博物馆作志愿者的人非常之多。但是话又说回来,中国人有一点优势,为什么中国人有优势,就是近年来随着中国游客的增加,大都会博物馆需要有中文的做导览的人增加很多,可能做中文又对艺术了解的人非常少,所以大都会博物馆如果你会说中文,你又对中国的艺术史有了解,那可能你等的时间会短一些。大都会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联合国,全世人大都有,我听过波兰口音在那儿作导览的都有,其实美国人对人的口音没有那么在意,美国在这方面非常宽容。另一方面大都会博物馆志愿者的训练时间比较长,你要等一年半才能得到机会,那么你先要经过半年的培训,你还要先跟别人去在展厅做实习,所以大概一般要两年多的时间才有可能做导览,所以这也是一个蛮漫长的过程。但尽管如此仍然有大批的人踊跃报名,因为纽约爱好艺术,愿意做工艺的人还是非常之多,但是大都会博物馆做志愿者我想最基本是大学毕业,我还没有见过没有大学毕业的做志愿者,很多还有一些退休的人,这些教授这些人也会来。

提问:我想问您一个关于艺术史方法的问题,就目前而言来说,从艺术史的发展方法理论来说,都脱离不了西方的模式,他们是从自身去出发,从西方的视角,但是我们亚洲中国我们有没有一套我们自己的机制,我们去书写我们自己的研究史呢?

孙志新:我觉得这个可以讨论,就是艺术史是不是都是以西方观点来出发,这个我想这个本身就是一个讨论的问题,因为世界的变化,就像我刚才讲我刚到美国的时候看世界艺术史都没有亚洲、没有中国,现在你看任何一本历史史的数,都会有一篇很长对于中国,对于亚洲的描述,那么是不是这些写都是以西方的人的观点来写的呢,这是另外一个观点的问题,因为方法学的问题,不是以一个文化、一个民族来画线的,那你说中国人做这些研究,对西方的研究是与中国的观点,以中国的中心为写吗,也不见得,这个其实是另外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关注,就是现在无论是西方人对中国的研究,还是中国对西方的研究,本身其实是互相借鉴的。对于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今年里西方人的关注和中国人的关注,这些中间交流已经很多,双方在方法学上也有很多相似的东西,比如说西方美术史最早,那是文艺复兴。那中国的话美术史的话,比较早的六朝,那些东西早期的中西方的方法非常相似,基本是撰技性的描述,你往后面看,这一类的东西都西方的艺术史非常相近。但是以后西方美术史的科学在19世纪到20世纪有很大的发展,中国在这一方面这一段时间中方和西方不平衡,就中国的美术史发展是比较晚的,再一个中国的话行政方面对于学术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就比如说中国的美术史本身在国内,现在我不知道怎么样了,前两年我听我的同事讲,说美术史是而类学科,本身不会是独立成系的,这个是西方是完全不搭界的,因为西方的话,一类、二类不是由你来说,是看它本身学术对研究的方法和学校本身它的一些科系的设置。另一方面从美术史来讲其实是一个历史研究,其实美术史是历史,美术史不是美术,这也中西方中间存在的一个情况,可是我觉得有些东西是一个历史的现象,时间的现象。我刚到美国的时候,我也觉得中国的美术史都设在美术院校,美术一个历史研究和历史系是一样,等于说历史也有分支,一般传统美术史是用文献,美术史是用一品,或者说物质文化,美术其实是从绝对的意义来讲是文化史,它把艺术品作为它的研究对象,但是艺术品不是凭空存在的,艺术品它整个的生产过程是在一定的时空概念生产的,在一定的历史时间,在一定背景文化中出现的,其实研究美术就是研究文化的现象,研究文化的历史,这个中国和西方是一样的,只是在这些年来的进化上不大一样在。美国的进化史从19世纪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四五个阶段,特别是近一十年来,又了新的方法学出现,所以谈不上什么观点来解释中国,其实最大的问题是我们中国对西方的关注够不够,我们有没有真正知道说现在中西方艺术史是错在哪一个阶段上,西方艺术史已经用什么方面来做,而不是真正的说西方中国,我觉得没有一个对立的情况。

提问:那我们美术这一方面应该怎么办呢?

孙志新:这个我不知道,这不是我的研究对象。

提问:我觉得最近非常的困惑,因为之前我真的不了解,美术史就是简单的一个史学历程。又提出比如说像是他们认为毕竟他们对我们而言,他们是一种他者,然后用他者的眼光去审视另外一个文化的时候,就会有这些说法。我就觉得非常困惑,我知道目前当下我们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方法,或者是什么样的去做的学术研究呢?  

孙志新:我说不上来。

提问:还是要做美术史,还是要做什么呢?

孙志新:我觉得艺术史和美术史是没有区别,只有研究的对象不同,就是英文材料不一样,好像说考古类型学和美术史其实没有根本的区就别,考古的类型学和美术史的风格分析其实是一样的,考古所有的类型学,比如说早期陶瓷变的编队和美术史这些风格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它的整个前提的,是一样的东西。另方面从方法学上也有很大的变化,武洪是代表基本上90年代末期的美术史的现在的新的方法学,但是从基本原理来看,无论怎样,他们用的基本原理是一样,只是方法不一样,我觉得所谓现在的新的好的理论,归根到底,它最根本的方法是一致的。它说的方式不同。

提问:谢谢老师。

提问:我再问一个问题,请您介绍一下大都会博物馆怎么收进这些藏品的,然后藏品送进来之后,会是怎么样的。我知道前年大都会博物馆是售了一批瓷器,就说这个藏品会是怎么样的趋向,能不能介绍一下?

孙志新:大都会博物馆就跟一个人一样,不可能只进不出,一个博物馆是一个活动东西,博物馆虽然是在我们概念当中博物馆就是一个建筑,或者博物馆是一个法人也好,是一个实体也好,但是博物馆就像一个人一样。那么文物这些东西也是一样,就我们随着类型的美术,或者一个历史的了解不断地深入,我们对这些任务它的看法也不断改变。那么比如50年前你收的一些文物,当时你的眼光很有限,你觉得是代表了这些某一个文化上最重要的东西,现在随着时间变化,这些东西你忽然觉得说没有那么大的意义,博物馆就会淘汰。还有一个当年收进来的东西,同类的东西重复得东西太多,它也会被淘汰。但是从博物馆工作的程序上来讲,要淘汰的东西很低,而且手续非常复杂,所以博物馆淘汰机会非常少。大都会博物馆前一段时间处理了一批瓷器,我来大都会博物馆20多年了恩,大都会博物馆到现在100多年的历史当中,处理的瓷器大概就是有限的一两次,非常之少,买是不停地在买,往外淘汰的机会非常低。

提问:谢谢。

提问:您好,想问两个问题,大都会博物馆有没有首次古蜀文明的东西,有没有收藏品?第二个问题想问,如果说我们像四川的金沙、三星堆之类的古蜀文明,它和中原文明差别有一点大,那么这种大都会博物馆有没有计划有没有把古蜀文明推介过去,让世界更多的人民知道知道我们的古蜀。

孙志新:第一个问题大都会博物馆欧没有收藏这些,因为过去没有这方面的发现,除非是有一些当年大家没有认识是古蜀文化,比如说30年代被发现了,但是当年没有像现在金沙、三星堆遗址的发觉,那这个有待于发现,至少我现在大都会还没有看到这一方面的东西。第二点其实国外已经做了很多东西,三星堆的展览是2002年春季在大都会博物馆展过的,包括当年的这些神树,大的铜人,几个大的面具都在咱们大都会博物馆展过,当天作了一个千古遗纸,就是四川文物展示,从三星堆一直到汉大概有160件文物,应该很大,而且也有很少的出版物。

提问:关于策展的两个问题。今年是最热门的展览之一,因为也是在关注。就是我在网络上在看展览的时候,我不知道您发现了没有,在中国境内的博物馆,出土文物的古代历史展,中国近代博物馆的策展方式一般来说都是将一个出土的文物还原于当时的一个背景,我们就称之为一个碎片化的重组,但是我在看了大英博物馆的100件之后就发现,西方的策展理念可能是把这些文物是专门的去一个脉络化,就是没有再把它进行一个重组,那么您在策展今后文明展的时候那您的思路是怎么样?还有一个你如何把控?第二个问题关于关于展览的宣传的问题,特别是在前后文明展之后,在大都会博物馆展的时候,您是如何对它进行后期的宣传,特别是在这种中西展览的情况下,该如何进行一个宣传?

孙志新:刚才李院长,那个展是有一定影响。做西方和中国的策展,我觉得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训练不同,西方博物馆基本上是学美术史的在做,就是西方的博物馆不管它是叫美术馆也好,叫博物馆也好,其实它基本是做一个文化史,就是做一个历史的改变的概念,我们和国内的展览没有绝对的区别其实我们在很大的程上是利用国内的做考古的,比如说他们现在发掘的东西做一个整个文化复原,我们真的是要借鉴他们的成果。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讲故事方法,关注一大一样,那么我现在讲不是只讲三星堆一个东西,我要讲整个四川地区这两千年的变化,我的主题和他不一样,从这点来讲,我觉得大家的关注着眼点不一样,可是没有他做局部的东西,我是不可能做一个大的东西,就是你本身要做一个比较大的概念,一个大的主题,其实要有很多小的具体的研究来作为你的支撑,就好像你做大的项目,其实有无数个小的项目来拼接成的,那你在这个大的项目其实你是借鉴无数人的成果,就是像我们长说一句话,你要站在别人的肩上,你才能看得最远。那你做秦汉文明这么大的展,这个秦汉文明最大的一个展是中国是从哪里来的,没有秦汉就不可能有统一的国家,而且是秦汉经过几代的努力才会形成这个东西。那我来做这个概念,但是我用了所有的文物,都是别人做了很多研究,我是通过他们的眼睛来看这些东西,然后再做重新的组织,其实我想就是讲故事的方法不同,但是其实是大家着眼点不一样。

主持人:还有两个问题。

孙志新:后期宣传,这个不是我的工作。博物馆分工很明显,我们有一个叫宣传部,它是做推广,它门是跟新闻媒体非常密切的。那么在展览之前,比如我的展览提纲,我所有的这些展品清单,我对产品的叙述,他们就会很早跟各个报社进行前期的铺垫工作。在展览之前我们会有新闻发布会,对媒体做前提的一个准备,媒体已经有一个预期,媒体三个月之前就知道你有一个大展了。

提问:我想问一下,刚才你说那么多大都会博物馆丰富的中国产品也好,或者是其他博物馆美国的遗失海外的展品也好,我就想问一下,我们在博会不会跟大都会博物馆做一个联合展出?

孙志新:你要问李馆长,这不是我的问题,这个我待会儿总结一下,一并回答。

主持人:最后一个。

提问:孙教授您好,有个问题我很好奇,大都会博物馆哪些展区它的人气最高,你在那边工作20多年,那么这么多年有没有什么变化,你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感受跟大家分享?

孙志新:最高的展是服装展,在2015年办了一个叫镜花水月,这个展大概是5个月80万人,因为我们展3个半月是30万人,这是人气最旺的,它是一个雅俗共赏的东西,年轻人,年轻大一点的人,所有的人对艺术有兴趣,没有兴趣的人都会来看,这个是一个雅俗共赏的东西。另外一个服装展它叫镜花水月,就是中国镜花水月,它其实这个展览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展览,它就是讲西方服装当中的中国元素,但是它不是讲说这些中国元素的内涵是怎么回事,不是。它是讲艺术的很多中间很多的的题材,本身可以从一个文化移植到另外一个文化,但是没有文化的内很,只是形式上的借鉴。就好像中国的臭字,西方人知道这个寿字,西方人也不知道这里面是一种长寿的象征等等,只是觉得这个线条非常好看,他就把它作到西方的服装里面去,这是它的展览主题,甚至有时候是一种错误的用法。但是它主要是讲说文化上的这些交汇,有的时候是有深层的这些交流,有的只是表面上形式上的交流,所以这个展览在当时非常轰动。那么你讲的第二个部分,我们作展览其实这是一个很个人的东西,我做的东西一定是我关注的东西,也是我研究的结果,不是我研究的结果我也做不了,就是你做东西一定是你力所能及的东西,你不懂的你也不可能做,比如我我不可能作希勒文化展,你大学的时候一定要上101的课,所以大课的东西你要知道,但是你不可能做很深入。其实你的展览就是你的学术研究的一个体现,一种外在形式体现,你有这么一个研究的心得,就像我这么多年做秦汉以后,我认为中国的统一局面,这种政治核文化的形式是在秦汉时候形成的,中国的概念以及中国人的概念和世界外面人的联系,中国的文化来源,都是我历来研究的问题。那么有些东西不是我关注的,我也没有做很好的研究,我是不会做中国漆器展的,因为中国漆器展不是我的强项,我的另外一个同事可能会对中国漆器展,它专门研究漆器的,所以博物馆的展览基本上是你个人学术的方向和你个人研究成果。博物馆做展的话,其实是我们这一层人的这些关注,其实管理并不管,管理不做决定,管理只是考虑你这个展我要不要支持,你这个个展有没有意义,有没有内容,而且有观众兴趣,你做一个非常学术估计没人看,管理也不支持。所以这两个是要有一个平衡。

主持人:今天下午的孙志新学术报告非常有意思。首先我再补充一下我们今天这个学术讲座是由成都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金沙博物馆、四川博物馆联合开的,因为孙老师还会在成都逗留几天,还会有其他一些学术活动,所以我们三家联合开展学术活动。刚才孙老师从国际视野把大都会博物馆关于中国艺术品的收藏一些非常的,或者说传统故事给大家分析,我的分析不是简单的过程,我特别注意他的一些特别有有意思的器物方面进行了一些赏析。我是接着刚才孙老师说,最后其实说每一个策展主题跟策展人是有密切的联系的,我现在虽然不是策展人,我是负责博物馆的管理的,但是我的业务的一种关注的对象,就是中国西南地区或者说是更大趋于的青铜器,当时看到青铜器确实让我非常的震撼,这么多的好东西在大都会博物馆得到了妥善的收藏。所以大都会博物馆通过这100多年来的不间断地收藏,刚才的四个阶段,这个是历史的脉络,收藏的逻辑都是表述得非常非常清楚,这样才成就了具有百科全书式的大都会博物馆,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一种启发,尤其我们中国的博物馆应该怎样不断充实自己的藏品。因为在过去的十年时间,我们也有一次的做了这么两三项的一个收藏,就是中国一些非常有代表意义的民俗东西,我们收藏了全世界数量最多的中国皮影艺术的一些作品,这个也是在短短几年内时间,当时孙老师也总结得非常准确,有资金,也有决策者,我们在短短几年内时间,也达到了全世界收藏最多单项产品的成绩,作为一个从业者也是感到非常自豪的。所以这一点,今天孙老师的讲座对我们的从业者是一个非常好的激发,刚才跟多年轻朋友们问了一些艺术史方面的问题,其实大都会博物馆是一个大百科全书,我在十几年前也去了,是匆匆忙忙,所以说印象也是非常深刻。我没记错的话,在三天前,成都可以直飞纽约了,所以小伙伴们以后可以在你们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去非纽约去看看大都会博物馆这些精彩的艺术珍品。这里面还有几个下插曲,我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叫杜武的先生,我不知道来了没有,这位听众跟孙先生是一个城市,住得非常非常近,这次回国以后在成都工作,所以看了今天我们讲座的推送,今天听了我们今天的讲座。

孙志新:我们在美国没见过面。

主持人:我们是欣赏这样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项。所以今天的学术报告对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可能站在自己的角度会有非常好的收获,我的收获就是怎样把成都博物馆做得更加的精彩。回答刚才您的这个问题,成都博物馆当然非常非常期待大都会博物馆的精品来成都博物馆,根据我的理解,策划一个广泛的展览,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在孙老师的帮助下,尽量促成一个好的展览。那么在这段期间,成都直飞纽约,大家也可以多飞那边去看一看。最后再次感谢大家光临今天的讲座。谢谢大家。 

 

扫码立即预约

关注我们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