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学术讲座 / 讲座实录

2017-08-25

近现代俄罗斯美术

2.jpg

实录内容:

主持人:各位观众,大家晚上好!我们连续三次在这里相聚,相信很多观众都是熟悉的面孔了。今天晚上作为压轴,我们请的是艺术学院吴永强教授为我们完整的介绍赏析俄罗斯当代美术。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主讲嘉宾,吴永强老师,艺术评论家,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美术家协会理论专委会主任、城上和美艺术馆馆长。当时邀请吴主任来的时候,我们正在为他的美术馆策划一个非常重要的展览,所以吴老师今天能够来分享,我们也是深感荣幸。今天的主题是近现代俄罗斯美术,今天的主题和昨天孙蕾老师讲的主题有点重叠,孙老师从文学角度、国情角度,一个个故事、一个个情节带我们了解了批判现实主义艺术。今天请到的吴教授是从艺术评论家,从另外一个视角带我们欣赏俄罗斯美术的精彩世界。下面的时间留给吴教授!

吴永强:非常感谢朋友们,在一个周末,大家的休息时间,能够在这里来分享艺术、回顾历史。我还是非常感动,昨天特别听到徐老师说,没到两个小时,位置已经满了。在路上还在感慨,我们成都市民大家现在这样一种学习的热情很高,在以前这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城市的文化、大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也很广泛。其实我今天中午才知道孙老师在这里讲俄罗斯巡回画派,当我选这个题的时候,我想能不能回避巡回画派,今天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不可能回避的,因为它是整个俄罗斯可以说美术近代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历程。但是我们怎样如何处理这样一个材料,我还是尽量的给在座的朋友们不要过多的去重复。但是我今天的确带来很多图象、视觉的东西,美术就是要眼睛来看。我们现在很多时候成了说美术,其实我搞展览,现在都有一个越来越困惑的问题在于每一次的展览实际上大家看展的时间是很匆忙,但是大家等着干什么,等着开研讨会,我说艺术是拿来研讨的吗?艺术是我们去感受的,静静的去感受的,不是拿来说的,所以我今天更多的跟朋友们一起要用眼睛来交流,用我们的目光、身心,共同来体验艺术。

我们讲到近现代俄罗斯美术,这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所以我首先要追溯一下关于俄罗斯整个近现代文化的历史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上。大家对老一代的俄罗斯历史文化是比较了解的,但是这个老也要看老在什么程度,我现在就是一个老人,要说我对它就没有这么了解,为什么呢?因为在我成长的时候,其实都已经是从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那样一个年代,在我小时候我们跟苏联的关系是很紧张的,我们现在说到老一代,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这些其实是很老很老的这一代,最少最少是70多岁以上的人才有这样的记忆,并且当时还是很小很小孩子的时候。我们说关于俄罗斯这样一个民族,东斯拉夫人的罗斯族。现在俄罗斯经过苏联解体以后,实际上是近代以后的某种状态,我们现在说的俄罗斯文化,实际上还是包括了乌克兰、白俄罗斯这样一些。我们应该有这个概念,国家的概念和民族的概念很多时候并不是完全重合的。早在基辅罗斯的时代,基辅罗斯大约从公元前9世纪到12世纪这么一个时间,历史经过很多变迁,是广漠的东欧的大的土地上,包括也经过了蒙古族的统治,经过了很多分分合合,后来形成了俄罗斯的概念。我们现在说的俄罗斯,从公国过渡到帝国,实际上是在15世纪,就是大约是在1457年,昨天孙老师介绍了俄罗斯巡回画派的列宾,伊万杀子,那是真正的统一的大时代,在彼得大帝的时候,这是近代非常重要的开端。

我们先说古代,古代主要是受拜占庭式教堂和圣像画,西方以罗马为中心是以拉丁语来解读圣经的,其实拿什么语言来解读很重要,语言说明话权,解释的权力在谁手里。我要让你小康、我要让你自由,所有这些东西,关键是我们如何去理解、如何去解释。包括美,包括艺术,这些都有一套解释。我们看到在拜占庭教堂基础上,结合了俄罗斯民族形式,发展了这样的洋葱头式的建筑,谁莫斯科红场的著名的建筑形式。这里不得不涉及到彼得大帝的改革,我们现在都把他尊称为彼得大帝,彼得的改革使他成为俄罗斯最伟大的君王,他是有抱负、有眼光,并且有行动力的人,他在位几十年当中,俄罗斯摆脱了传统的封闭和愚昧,向西方学习,就形成了近代俄罗斯的概念,特别是到圣彼得堡,俄罗斯留下了很多政治文化的痕迹在里面,在现代世界以来的很多痕迹,圣彼得堡去过的朋友或没有去过的朋友,都应该有这样的印象。当时俄罗斯的艺术,我们说它实际上是以两个国家作为榜样,一个是法国,还有一个意大利,可能很多人在说到俄罗斯的时候,更多说的是法国,但在这里面,实际上很多艺术家都是向意大利学习,意大利、法国这样的一个古典文化。我们想在文艺复兴,特别是在17世纪以前,意大利作为一个支配的地位,17世纪是法国人的世纪,一直延续到20世纪,可以说是二战以前,到20世纪后半期的文化版图就变成了以美国为核心的,我们现在说的全球化,说穿了就是要美国化,所以现在我们为什么要讲民族文化的复兴,要讲多元化,实际上这些都是站在这样语境上的危机感的反映。这是伟大的彼得大帝,这个作品大家都对它有印象,这是莫斯科非常重要的历史标志,法国有一个伟大的雕塑家花了12年的时间做成了这样一个雕塑,是为了当时纪念彼得去世100周年的时候做的。在座各位对西方美术稍有了解的就知道创作这个形式最早是谁,是古罗马人,我们现在说的文艺复兴这个词,古典学说的一种复兴、一种再现,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复兴就是对骑马像的复兴。伟大的雕塑家多拿太罗做的骑马像就是看作复兴的证据,古代的帝王像、将帅像的一种复兴,实际上是暗喻,要恢复古罗马的弘光。这也是彼得大帝的野心所在。

我们看到在他的后辈里面,还有一位跟他思想完全一致的女帝王,就是叶卡捷琳娜二世,他也向往西方艺术,他是重要的藏族人。这一位可以说是俄罗斯历史上非常伟大的领导者,开放,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启示就是,民族要复兴,一定要坚持开放的道路。我们说当时俄罗斯的艺术家们,艺术界受到政治的推动和鼓励,像马克思所说的,任何一个时代占主流的意识形态,一定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统治阶级人力财力物力的提倡。集中很大的人力物力,从观念上彻头彻尾的改变你,这个是长达100多年之久的西化运动,接受西欧的这样一种古典美学传统,古典文人的传统已经深入骨子里了,叶卡捷琳娜二世自己都称自己是启蒙主义的学生,那里有非常高端的,很先进的知识分子在里面出入,这样的一种社会变革。那么俄罗斯绘画,昨天也许孙老师给大家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俄罗斯这个民族可以说感情非常的凝重,很深厚,并且很有思想性,也许跟他长期处于北国的大地上是有关系的,有时间来思考,有漫长的冬天,就像我们说北欧的时候,会想到仿佛空气里面也充满了晶莹一样,充满了童话一样。南方的话,大半年时间天气都很热,只想快快把今天过去,明天一看,天上又是一个大的太阳。何峰老师就跟我讲过,到南美的云当中去行走,他也是国际化的艺术家,经常在国际上行走,每次走到赤道附近的时候,他感觉那些人一年有半年头都是晕的,每天都盼望着下雨。我觉得这个跟气候有关系。丹娜的艺术哲学讲艺术风格的三英论,很重要的就是这个地理,这个地理就连带着气候。这样一个古典传统,比如布留洛夫等,就不讲这么多了。这个也是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是按照法兰西的主题来建立。题材的主题,我们说古典主义传统在题材当中都是要分等级的,最高的题材是画历史画、宗教画、神画,你画一个肖像、静物或者风景,觉得你这个东西只要没有意义,就觉得这个东西很低级,这也叫等级制的美学。所画的所有这些东西我们都可以看到它是西欧的或者法国古典主义或者意大利古典主义有强烈的痕迹在里面。这个作品是他非常重要的作品,叫做庞贝的末日,这样一个作品就开始有了俄罗斯人自己得那样一种深重的历史感,这样的追求在里面。这个作品在布留洛夫的作品当中很有德国性。普希金把他叫做俄罗斯民族的初日。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了俄罗斯现代主义的转向。我们看一下这些作品,首先讽刺画家费多托夫,在英国可以找到范本,还在法国画家中也能找到范本,就是对社会的讽刺,主要是对当时社会的转型,其实社会转型,我们现在中国能够看到很清楚,特别是我们这一代人体会很清楚,以前非常穷,大家都差不多,但是到了后来改革开放,大家就产生了差距,就要比试,小时候也有比试,但是程度要轻一些,这就是人性。人之所以这么累,重要的就是要跟别人比,说吃饭啊,衣食住行,很多都没问题,肯定比古代好,古代皇帝还没有耍过手机、没有坐过小汽车,但是不能说比古代皇帝好,因为是比出来的。还有一个就是作,不作不死,NO作NO  DIY。今天其实我还带了一些助手,其中有一位学生,就是杨雅洁女士,在俄罗斯呆了七年,这个是《少校的求婚》,这个少校是一个有社会地位的人,跟暴发户之间的婚姻经济联姻,权钱交易的买卖,来讽刺这样的社会风气。至于说里面的神态,它是一个戏剧的场面。这个是什么,平常很油头粉面的,但是家里非常脏乱差,听说有客人来了,要到我家里来了,马上非常慌张的,贵族的早晨,或者有不速之客,画得很生动。这个是《初获勋章者》,表现非常得意,画家曾经说他是一个城市风俗画,表现城市是一种陋习的贼窝,跟他同时代的还有一位艺术家叫做维耶差洛夫,是画乡村的风俗画,把人跟整个环境,形成那样一个氛围感。这里看到就是所谓的城市风俗,城市中总是容易暴露人的欲望,它是欲望非常集中的地方。其实人性总是如此,我始终觉得是这样,我们不要想去改造人性,是需要完善制度,不能去改善人性,很多人说农村的人很边远的地方很纯朴,你看他很好客,为什么好客,我就在边远的地方呆过,因为我每天很寂寞。来了就能够高兴一下。但是天天来我就很烦你。这个就是人性。巡回展览画派我们不讲多了,只看作品,这个提议实际上是莫斯科画家跑到圣彼得堡那里给艺术家提议,之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莫斯科自由美术家协会以克拉姆斯科依为代表的14人暴动,这个人也是很有勇气的人,像一个大学生毕业了,我们举行一个比赛,校长在上面说,他在下面说你空来吹我,说那些。就是我们不愿意按照你这么来,我们不要这个文凭,站起来14个人,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事件。后来他们几个人就跑到社会上自己生活,画画嘛,一边搞设计,一边生活下去。后来从莫斯科跑来玩的就给他们出主意,我们干脆搞一个展览,到不同的城市搞展览,我们这次就搞一个巡回展览。我们这一次要到京杭,京杭是什么意思?北京和杭州,京杭当代艺术巡回展,在宁波、上海已经搞了三站,现在巡回到成都来,就到处找机构,当然就把我找到,找到一看,巡回嘛巡回嘛,我们也来弄一个巡回展,我想到马上要到这里来搞讲座,讲座里面就要讲巡回画派,我们也叫巡回,实际上最初就是一个展览,慢慢搞大了。这个是14人暴动的14个人,大约是在1863年,1863年中国有照片吗?有,都是外国人西方列强传教士和商人或者旅行家到中国来拍的,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照片,但是可能很少,并且没有这样的洋气,我现在特别怕看清朝的照片,真的太穷了,被剥夺了,就是这样的感觉。你看那个时候英国的人的照片,别人穿皮鞋,我们小时候穿皮鞋都是不得了的事情。我们老师说了,你考得上大学就穿皮鞋,考不上大学就穿草鞋。皮鞋是富贵的象征。这个14人就不说了,他们后来租了一个房子,在那里搞创作,找出路。

这个是来自莫斯科的画家马萨耶多夫的倡议,到71年,举行了第一次展览,大家不要相信网上的百度什么,乱写,说第一次展览就展览了无名女郎,克拉姆斯科依的无名女郎是10多年以后才画的,说这个就展了无名展览,这些都是随口一说,我们要了解历史,要尽量接近真相,实际上当时展览的是五月之夜,就是美人鱼那个作品。这里也提到圣彼得堡俄罗斯国家博物馆,陈列了很多巡回展览画派时期作品的博物馆,我们知道当时跟巡回展览画派还有一些收藏家也非常重要的,特别特里恰斯科夫,收藏了很多作品,特别是名人肖像特别多,这是跟特里恰斯科夫这个人自身的趣味是有关系。我们首先看到这样一个文艺批评家,其实也是音乐批评家,也是诗歌评论者,现在他的艺术观念,现在想起来就比较传统,他认为艺术一定要有一个社会道德的意义在里面,没有这样的意义,光形式就没有什么意思,特别是对于艺术世界,按照我们现在眼光看很落伍,的确在当时,一个团体里面特别需要有发言人,有这样的在那里去帮助言说的思想者和言说者。这个是斯塔索夫。还有收藏家特列恰科夫,他们做生意的,生意做得很大,百年老店,如果没有大的动荡,就可以做成这样的企业。他们把钱很多都拿来收藏,后来又一次性的捐给了社会,捐出去了,实际上我特别佩服搞收藏的人,你想我们人生短暂,收藏的都不是你的,你买的房子都不是你的。这最终都要死去的,这是一个现实。正因为有这样的现实,所以我们需要艺术、需要宗教、需要哲学,需要把这个事情搞通,我们活着是什么意思,我现在是老年人了,年过半百,现在就要考虑这些问题,这个就叫更年期,一下觉得非常非常虚无,所以我觉得人可能有对信仰的需要,我们别说宗教,有这样的需要。我想这个是人注定的,年轻的朋友们别笑话我们,一定有一天你会走过来的。我们要积累这样的智慧,积累这样的情感,如果说人类是一个同胞,我们在这个当中就可以得到一种分享。这个就是特列恰科夫的美术博物馆。

其实还有一个叫芒托夫,他收藏的东西比特列恰科夫的收藏还宽。这些是成员,看一看作品吧,这是他们早期80年代时候的一次聚会,巡回展览画派一直到1923年十月革命以后还存在一段时间,但是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的初期,把巡回展览画派当成什么对待,当成右派,反对派来对待,苏维埃最初是提倡现代艺术,现代艺术就是左派运动,是造反的,但是最后到了20年代以后,政权逐渐逐渐稳固下来,就需要这些人,然后这些人就从以前的革命者成为反革命,重新又把这样的传统拿回来,有一个革命跟统治之间的关系,革命跟建立秩序之间的关系。像毕加索,毕加索是一个左派,法国共产党,他是加入了共产党,整个现代主义艺术都是左派艺术,它的政治背景都是跟整个20世纪那样一种革命联系在一起,包括现在当代艺术也是如此,你看60年代的学生造反运动,学生造反运动上面印的是什么?印的是格瓦纳的形象,是造反、摇滚、嬉皮士,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造反。当然这里面有对革命的一种误解。我昨天听到一个非常振奋的,徐老师给我说下一次还有法国的什么现代艺术展,到时候再给大家来交流交流。今天还是先把巡回展览画派赶忙把它巡回过去。

克拉姆斯科依,昨天在孙老师演讲里看到了这个照片,这是必然的。克拉姆斯科依的作品有两种,一种抒情风格的诗意化,还有一种是肖像画。我非常佩服俄罗斯这些艺术家们,他们实际上是知识分子,不仅仅是一个手工者,我觉得跟80年代早期伤痕时期的有些艺术家他们的修养是类似的,他们喜欢诗歌、喜欢音乐、喜欢远方,主要是跟当知青有关系,每天在农村,吃也吃得差,每天重体力劳动,我看王小波写了一篇杂文,他当时感觉无望,特别是每天傍晚的时候忘着太阳的时候,自己完全堕落了,这个堕落没有办法,不是自己愿意堕落,是时代把你放在这里,没办法,就有一种悲从中来的感觉。就像我刚刚上班的时候,不仅仅喜欢客人,我还喜欢送客人。明明有门,不会从那个门出,我们要从铁门翻过去,一下就仿佛奔向自由。这个就是诗意,就是艺术,就是人生的价值。我们到那边去看一看。世界很大,应该去看一看,是这个意思。克拉姆斯科依,我看了他的作品就有这个感觉。这个是感人至身的作品,《五月之夜》,这个作品不亚于我们曾经看到的,比如说我年轻的时候看到何多林老师的雪夜的连环画,非常有诗意的,我们在那个时候也看到艺术家们,看到伤感的诗意。我们传统的学习对象就有变化,实际上在俄罗斯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的土壤里面,这样一个灵魂里面,我们也能够感受非常深刻的东西,这个是取材于果戈理的小说五月之夜,是说一波少女每天过得很差,就投水自禁了,这个是幽灵重现,我们每次想到这个时候,肯定头皮马上要发麻,你看电影镜头里头凡是出现女鬼的时候都是穿着白衣裳,而且不做动作。如果张牙舞爪你就不怕他了,它就这样幽怨的路过。这表现了一种哀伤,月光如水,人的那样的惆怅和失落,还有绝望。我们再看它的局部,我没有看过原作,很多地方找不到,我到处去找,我们现在网络根本查不到东西,百度什么都查不到,我找朋友,他们到处去给我找,原来就是用GOOGLE,最好查的是什么,你直接输外语出去,什么都有,你那个电脑要换成这个里面要很大的,打开才开,现在没有。这个是对我们很大的损失。你看我换成这个色调以后,特别好,像老照片一样,发黄的照片,从记忆当中落下伤痕。造成这些少女的命运的是他们自己吗,小时候写作文就写,要怪就怪万恶的旧社会,其实现在你想,他说对了的,现在很多事情你看,的确是要怪这个社会,不是他个人的问题。你说谁愿意去跳楼啊,谁愿意去郁闷啊,最近几年有一个词叫抑郁症,我们以前没听过,肯定每天很抑郁,都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我们原来祖祖辈辈没有得癌症,其实爷爷50多岁就死了,吐血了就是吐血病,头疼了就是头疼病,医疗太差不知道得了什么病,实际上早就得癌症了,只是这个时候发生症状死了,就已经到最后了。我们想这个背后有它的原因,所以它是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批判的是什么?所有的现象背后,都是对社会的一种批判。我们文革以后的伤痕美术就是批判现实,自然主义也是批判现实,为什么罗总丽的父亲给我们感受如此之深,我们以前看到这么大的像一定是领袖像,农民是不会画这么大的,农民画这么大一定是笑着数钱,农民是不会这么贫困痛苦的,而我们生活当中触目皆是,小时候看到农民的确是太穷了,真的太穷了,我们经常会感觉到这一点,你觉得他终日劳碌,所得太少,付出跟所得完全不成比例,还不成比例,还别说什么正比。这个一群少女就变成了一个了,当时听得到是什么,当悲剧发生的时候,我们想到的总是一种情绪,一种群体的那样一种情绪,当我们在哭声当中总是想到一帮人,经过十年沉淀,沉淀了很久,仿佛变成了自我的形象,就是一个沉思的自我,但是它非常美,很像是屠戈涅夫的小说僻静的乡村这样的意境转换。我们看这个作品,昨天也已经看过,基督在荒野,克拉姆斯科依描写自己这一代知识分子忧郁彷徨自我形象的写照,这个抉择对我们人追问人的意义来说,永远就会问,这个是生存还是死亡,就是要生存,必须要前行,要死亡,我们就只有放弃。实际上是这样,基督的形象。内心的煎熬。

这个是托尔斯泰像,托尔斯泰正值盛年,正在写安娜卡列琳娜。他最开始是不愿意当模特,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被打动了,说你画两幅吧,据说画完了以后,不仅仅是他本人,他的家人全家称赞。这位是著名的风景画家希斯金写生的途中,这个形象是非常深入人心的,大家在很多地方,很多画报上都可以看到这个作品,这个环境跟这个人物之间的配合很好,我看到这个形象的时候,我也想库尔贝,他为什么是现实主义国家,画得很大,评论就不让他过,你太无聊了,你没有表现什么嘛,就是在路上打招呼嘛,他说他就是要拿这个去惊吓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从来都是道貌岸然,什么事情都要说一个主题,说个一本正经,他说我就是这样看,我出去别人就是给我这样打招呼,没有什么意义。画其所见这样一个态度,就是现实主义本来的态度,我们看到的是真实,而不是虚假的真实。其实看到真相的本身,现实主义本身就有一个批判性在里边。因为我们权力者或者社会被洗脑的,社会化这样一个过程,总是不能够容忍真话、容忍真相,包括我们自己对自己的真相也是如此,我从来不会去体检,经常就是那个得了病了,这个死了,因为都是去查出来了,看到真相被吓死了,所以就不去看真相,这个也是一个人性。我们没什么权力嘛,只对我身体有这点权,我的身体我做主,是这个感觉。如果有了权力能够干涉别人的话,也是不容忍这个真相的。我们说为什么现在党中央要提倡依法治国,要法制原则,这个很重要,我们靠人性是靠不住的,人因为有很多害怕,害怕真相,所以说出真相就是批判,就像安徒生童话里头的小孩,就说皇帝什么都没穿,就把皇帝得罪了嘛,他也没有骂皇帝,把皇帝得罪了,把皇帝周围那一帮人都得罪了,这个就是批判现实主义。这个是涅克拉索夫,他本身是一个为平民说话的民族主义者。这个是希斯金的肖像,我看他这个形象也有点像库尔贝。库尔贝就是我们现在讲前卫艺术,前卫这个词就是从库尔贝那里来的。大家要明白,前卫这个词不是后来现代主义开始,真正现代主义开端,前卫那个开端就要推到库尔贝那个地方去,就是造反,左派,就是要说出真相。大家在这里你好我好大家好,突然跑出来说你什么都没穿,就是这样,说出这样一个真相。

这个作品,一位农夫,完全是成为俄罗斯典型的跟大地相连的一个化身、纪念碑,就像从地上长出来一样,男人就要像岩石,就要像大树,就这样长出来的,女人应该是花,很有感性的这些词,说出了里面的精神。俄罗斯的大是苍凉的。

这个作品也是家喻户晓,很美,有很多猜测她是谁,我看到这个形象的时候,我特别容易联想到安娜卡列琳娜,很多东西的联系不是意义的联系,是条件反射,我们当初在接触到这些的时候,当改革开放以后,有一段时候先向外开放,实际上逐渐逐渐对苏联文化的解冻,包括读安娜卡列琳娜、复活,仿佛当时不读这些书就没有文化,看这些画片这些。当然也是很多猜测,画家没有解释到底画的是谁,但是这个画的确给人一种首先是很美,然后有一种神秘,一种遐想的空间,你看她很高冷,但是又不是很鄙视你的那种,画出这个感觉很不容易,这样一个状态。这些是肖像画,色调,这个护林人是赋予了一些解释,给特列洽科夫的信息中国写到,像山林看护者这样的人,是有头脑的,是对社会抱有不满情绪,不向暴力和蛮横妥协,为了正义可随时站出来的人。给它赋予了勇气和正义。我们看所有的肖像丢什么特点,眼睛都是跟观众要对视的,要相接的。我小时候经常看毛主席像,我就觉得毛主席任何时候把我看着,教室里头贴着,我有时候这样,他还是把我看着,毛主席像就画得好,随时很慈祥,但是你不能做坏事,毛主席把你看着。在任何角落,毛主席就把你看着。

列宾,这个就不说了,是巡回展览画派里面,并且对中国老一代油画家影响很大的人,列宾那套体系,包括他们所带来的教学体系,中央美院的马克西莫夫那个班,圣彼得堡那套体系,其实那套体系这里面都有俄罗斯强烈的特点,把它科学化,我们现在对它批判很多,当然反正有一种新鲜感,你不断的重复那个东西,就觉得不新鲜了,这么久一过来我们觉得还是有它的价值的。实际上把西欧那一套很多东西尽量把它能够程序化、套路化,能够去把握的,我们看到列宾的作品,如此的生动,如此的感人。历史画、风俗画、肖像画很多,孙老师也停留在这个当中,说不定还放了一个伏尔加的纤夫曲,有这样的音乐响着的时候我们来看,有另外一番味道,这就是俄罗斯人民所遭受的苦,高度的浓缩,的确画得很真实,这是它整个构图。这个画实际上是比较大,有将近三米这么长,高有一米三,如果说我们拿到这个屋子里面,看起来这个尺度就很大。看这些局部,看他们的表情,每一个人的表情,其实这个里头还有一些,第一个是谁,以前是一个神父,是牧师,后来犯了错误,把他开除了,只有来拉船。每一个解读都有一定的道理,这里是文学性的,我们看俄罗斯的作品跟文学性是紧紧相联系在一起的,文学性第一个理解就是叙事性,里面可以讲故事,造成戏剧的冲突,来感动你,通过情绪来感染你,不是直接的通过色彩或者构图或者虚实种种方面,它通过间接所讲出来的故事来感动你。另外就是诗性,我们刚才看的五月之夜,甚至包括无名女郎,就有诗性,没有办法说,我们靠眼睛对视的时候,我们受到那样一种感染。这是11个人,每一个人的个性是不一样,有的是很麻木,有的还是不服的,你看这个人,我有时候看到这个人就是那样的,仿佛别人很辛辛苦苦的劳动,你在那儿装逼拍照,心里面那样想,有一个  对视,实际上也可以还原你看这些都是已经把什么都看透了,心里是不服这样的命运,这个就显得很痛苦,但是这一位呢,实际上就有一种,随便,我暂时在这里呆一下。涅克拉索夫的诗句,在伟大的俄罗斯河上,那回响着的市谁的呻吟?我们就要回想这个命运是不是公正的命运。我们也有强体力的劳动,嘉陵江上、长江上的船夫,我小时候就看过,我就生活在嘉陵江,小时候就看见过拉船的,比这个还要那个,那个简直是要命的,并且不会穿衣服的,比如到了夏天,全是裸体,并且要爬这个山,一个浪来,死人是常有的事情,就是为了活下来,为了吃口饭,就如此。你看这里还有一个小孩,大家看它的构图,要画这个很不容易的,很多时候要考虑构图,这个构图层次错落,有起就有伏,有高就有低,有左就有右,形成张力,不然的话就没办法,画出来就很单调,画抽象的就必须考虑这些元素。当然这个作品也是我们必须要看的,叫做《不期而至》,银蛇车尔尼雪夫斯基,被沙皇流放了21年,这个人一生一半的时间就在监狱里面度过,当时有一个大赦免,就赦免他回来,影射这个事件有关系,并且头一年还发生了一个,大概是1781年的时候,发生了刺杀沙皇的事件。后来继位的就实行了一次大赦。教科书上也是经常讲这个作品,从中学就开始讲,我觉得很怪,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去分析,分析这个构图有什么道理,是什么什么,帮别人说,如果老外教学生就不会,他就会说拿这样一个主题给你,你怎样来构图,你怎样来处理,你觉得这个构图好不好,不好在什么地方。这样来激发你的创作性,我们就是要证明它是对的,它如何好,它非常好。我们读书出来的目的就是证明我是对的,但是这个的确很好,你看它的目光,我都找不出词来形容它,非常踌躇、非常忧郁,还带有一点惊恐,反正说不清楚,这个目光也很自然,非常自然,但是我可以想象,在列宾的时候,画这些主题性的东西,比古代画家容易得多了,因为当时有一个辅助手段,有了照相机,特别是动作,很容易了。可以把一些形象固定下来,然后再来构图。古代不一样,米开朗其罗,达芬奇,画所有的东西都要写生。当然俄罗斯这些人还是要写生,肯定写生,不像我们制相技术是很发达的,可以做到非常好,辅助手段可以很好。那个时候给你的就是一个黑白照片,给你一个构图,但是毕竟有了很大的便利。我看有很多解读,很多人说是他的母亲,很多人说是他的妻子,电视剧看多了的话,甚至认为是他的女儿。你看我们经常电视剧里面看着明明白白那个女的可以喊妹妹,但是他喊妈妈,我们都看出来了,就是演员没看出来,骗我们每个人都长得很年轻。这个小孩还很好奇,仿佛跟他没多大关系,好耍,突然来一个人了,就这样。这个孩子长着这个嘴就叫出爸爸两个字来了,我反正没听出来。这个就是想当然的意义。很生动,这些都是语言没办法说的。

《伊凡雷帝杀子》,他是第一位沙皇,在15世纪,这些人首先是很能干,还有一个是狠心的,没有办法,要稳固一个政权,在和儿子争执的时候就把他杀死了,但是又很后悔。这个是《查波罗么人写信给苏丹王》,土耳其的苏丹就给他们带信,你干脆干着我算了,跟着大哥有肉吃,就召安,这些人就不想召安,就写封信,实际上在嘲笑他。大家看,就有一点像聚啸山林的绿林好汉,不理你,太岁头上都可以撒尿。就是这样一个感觉在里面。

这个是一个神话传说,表现英雄和美人的爱情坚贞,他的女朋友就把他看着,这个时候他什么都不做,在他心目当中的地位就太差了。这个画很有诗意。这个是他的女儿,这个作品叫《蜻蜓》,应该是春天,北国的春夏之交那样一个感觉,充满阳光。这个是给托尔斯泰画的像,这个我们更熟悉。我们总是喜欢死去的思想家们,他们是有很长的胡子,年龄比较大,认为如果太年轻了,就觉得不像。没想到爱因斯坦是白胡子老头,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时候才26岁,杨振宁82找了个28,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还很年轻。托尔斯泰到了后来,人民还这么穷,一个人生活这么好觉得自己很惭愧,他觉得自己死在家里都是很奢侈和惭愧的,最后就去外面流浪,死在外省的车站上。我们就不可理解,当然如果按照现代医学的观点,可能是得了老年痴呆症。所有的东西都会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当中都会变成给苏丹王写信一样那个场景。这个是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的门捷列夫,大家不要瞧不上俄罗斯,俄罗斯在历史上作出了很多贡献,甚至在苏联时代都有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这些。我们还要迎头好好的去不说是赶上,要努力的做好每一行的事情才行。这个是苏里科夫,他是个历史画家。昨天孙老师已经介绍了很多。这个是禁卫军临刑子早晨,是说彼得改革造成了很多反对,当时爱国主义者的反对,认为彼得大帝在卖国,跟社会上现在有些声音,我们现在也是处在这样,把开放叫做卖国,网上每天都是有这些声音,其实改革开放是我们自己寻求的,我们当时巴不得开放,巴不得有人来投资,其实做生意是双赢的事情,能够靠做生意解决的事情,绝对不要靠打架,是不是这个道理。我们很不理性的一些声音,当时这些人就是反对彼得大帝,禁卫军利用他出国访问的时候,发动政变,但是彼得是很凶的人,听说这个消息,有人给他透露,马上回国杀个回马枪,把这些全部镇压,有关系的流放。但是在这里面看到苏里科夫这样的艺术家,艺术家是什么,就是人道主义者,站在弱者的立场上,俄罗斯的艺术有一个伟大的东西就是永远为弱者说话,这个时候我们别讲道理,别说什么对不对,有什么历史意义,这个时候就是欺负弱者。有一种呼吁废除死刑,一直有这样一个呼吁,实际上当一个人在罪恶滔天的时候,当我们看到以公开的合法的方式,这个时候他完全无助的,我们要欺负他,去把他处死,的确从人的内心来说,我们很容易萌发出对他的同情心、怜悯,这个也是人性。所以我觉得这里面以这个态度来表达这个历史场面,不是站在胜者的立场说来画。所以我们把文学性,最终是跟人性深处的大爱联系起来,跟悲悯联系起来。这些画影响了中国,四川大学有一位老师是美术非常有代表性的陈从林先生,陈从林先生画了一个1968年某月某日雪,从这个当中得了很多启示,这个也是反对彼得的宗教改革,东正教的传统,大家看到没有,你们现在去看俄罗斯的东正教,要行礼的时候伸手指是两根,以前是三根的,就是新教跟旧教非常重要的区别,以前伸三根就是自己人,你就是真正是上帝的人,上帝的子民,如果你伸两根就是大不敬,就是反革命,说穿了就是这样。但是现在反过来,随着彼得铁血的改革,我觉得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大家再也不纠结这个事情。这个手就是代表他信仰的标志,改革之前是伸三根的,改革以后是两根,我是说反了吗?反正这个是信仰的标志,我们现在不要纠结它几根,就说它是一个标志。大家可以下去查一查。

巡回展览画派的风景画,这里提到两个人,一个是希斯金,一个是列维坦,希斯金的作品可能大家是比较熟悉的,主要是画森林,深邃的广袤的俄罗斯的森林,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北国风光,起一种非常深邃的效应。把他叫做是森林的肖像画家。我们看这些作品,大家看了很多,我小时候看到这个作品,我想有一天能够把画画成这个样子,那不得了。这个写实能力的确是非常不得了的,能够把细节和整体进行控制,早期还不一样,后来是出国以后,到西欧去看了以后,回来以后才把虚实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好,在早期实际上还非常注重一些细节,那个细节就显得比较死板,所以一定要去看博物馆,朋友们,这些都是靠不住的,我们现在看这个靠不住的,经过了光的图象的转换,看不清真正是怎样画的,要学画一定要看原作,我第一次是到大都会去看,看到法国的枫丹白露,看见那个画的风景,我原来都想肯定是画得很厚的,仿佛细节都很到位,但是你去看,有的别人画的很细,我们中国画讲笔墨,实际上别人也要讲笔墨,你看柯罗的画有的地方都没有画,颜料都还在滴,现在我们画油画,没有滴都要故意滴一下,稍微一退,什么都有了,那个森林是画得多么茂密,光线是多么的透气,如果我们永远通过印刷品去学的话,就不会觉得是那样。我们把它临摹下来都还要很工夫,每个地方都要画到,完全不是这样,它完全是整个的感觉,加上对技巧的熟练,还有对色彩的敏感。这个画得太潇洒,一下觉得艺术是多么好玩的事情不是一件非常苦的事情,所以我们经常有人给学生说,艺术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你要为之献身,我凭什么要为它献身,人生如此短暂,我们应该让艺术为我们献身。让我很好玩嘛,我每一次看大师的作品都有这样的解脱,原来是这么好玩的事情,你看朗其罗画四年时间,每天这样画,如果不是高兴,是做不到的,因为人非圣贤,浮士德和莫非斯特打这个赌就说了,人是有局限的,浮士德是如此完美的人,不断的超越,但是有一天还是想停下来,还是有累的时候,也有骄傲自满的时候。那么我们看希斯金的这些作品,画得很细,也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这里面有很大气的东西在里面,就是概括的能力,这些看起来都很细。这个是《松林的早晨》,画得很有光、雾,《林边野花》,这个的确是,树立了一个很庄严的俄罗斯森林的雕像,看着他的作品,就有一种很肃穆的感觉,这里面有宗教感,的确能把人洗涤,比如猥琐的念头,就不会这样想了,会想变成一个好人。所以艺术要传达真善美。

列维坦,列维坦这个人是很痛苦的一个人,没有结婚就死掉的,赵本山说了两种不幸,一个是死的时候钱没用完,还有一个是钱没了人还没死。还有一种就像他,死的时候还没结婚。这个人就是这样,40岁就死了,很痛苦,从小都很自卑,从小家里很穷,别人开个玩笑他都很敏感,他又喜欢跟别人开玩笑,但是开玩笑回来要怄气。我看了他一些,我觉得他是很好玩的,他对自己很严格,原则上他是画得很好了,但是他仍然觉得画得不好,不断的纠结最后是不断的煎熬而死,但是在他的艺术里面,我们的确看到有一种忧郁的诗意,有时候有轻松的。但是这个轻松里面,都有这样的东西在里面。我很喜欢他的画。这是他的第一幅,他是处女作,他没有进皇家美术学院,这个作品使他获得很大的声誉,这也是他一生当中唯一一幅有人物的作品。这个就不用说了,这个叫《流放之路》,这个叫《弗拉基米尔的道路》,因为列宁同志都是这样叫的。还有这个作品,《墓地上空》,人也许要安宁,这是我们注定的归宿,平常很容易忘掉,当我们想着这个的时候,就会变得很谦虚了,就会变得对生活要求很少,只要平安就好。只要你有难的时候,濒临这样的绝境的时候平安就好,但是把你一放,明天你所有的欲望就出来了。这个是《金色的秋天》,你看他的画很有诗意,不是光画森林,画俄罗斯方方面面的风光。这个作品据说还有一个故事,昨天孙老师讲了没有,讲了一个男女的爱情悲剧,一个姑娘爱上一个磨坊主的儿子,他的父亲反对,就把这个儿子弄去当兵了,俄罗斯一当兵,就不回来了,这个女的就很绝望,就跳进这里死掉了,叫深渊。这个作品也是大家看得比较多的。

另外一位谢洛夫,他是有革新精神的,是受法国印象派的影响。还有一个是马蒙托夫画派,通过他的收藏,激励了很多艺术家的革新,谢洛夫画的《少女与桃子》,据说这个就是马蒙托夫的女儿维拉,很阳光,印象派的一种,用光的写生的方法。画的逆光下的效果,还有画阳光下的少女,也足以觉得是印象派风格的作品,当然这个时候,西欧的印象派激起了整个欧洲的反响。这个主人公是一个雕塑家,他的作品有强烈的写生感,写生这个概念是近代才有的,其实它是跟现实主义印象派的观念伴随的,就是画其所见,艺术走向我建议的跟现实之间的关系,就是在场感。我发现我们成都市现在有很多高档的地方,开什么油画馆,我们在座的朋友注意到没有,有一天我去参观了一下,看他的模式很简单,就是临摹,拿一个什么东西你就去临摹,大家去玩一玩,但是要体会画画,一定要写生,你不写生是没办法,因为你光临摹别人的,所有的图式别人都已经做了第一次创作了,你学的是他的套路,你没有感受就没有办法了。这是一个创作的过程。这个是谢洛夫的《女演员叶尔莫洛娃像》,就是当时的著名的知识分子,非常有勇气、有良心的人,在俄罗斯是有名气的,画得很伟岸,利用她的社会影响力,起了革命的鼓动作用。你看谢洛夫后期加入了一个团体,这个团体我马上讲到,艺术世界,这个团体主张要创新的,对巡回展览画派那一套东西已经开始很不耐烦了,认为始终这样千篇一律的套路,画过来画过去就这样,他参加这个以后就有很大的变化,这个完全就是很有现代性。首先是一个平面画,然后讲究线条,这个就有一点20世纪初野兽派的味道在里面,我一会儿就要讲到这个转换。

俄罗斯艺术的现代转型:艺术世界。我有一本书,大家有机会可以读一读,这是国内现在能够找得到的最完整的介绍艺术世界的一本书,这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老教授西近之女士写的书,她就是搞俄罗斯美术史,在50年代就在俄罗斯留学,给我们很多第一手资料,因为艺术世界在后来苏联美术史的写作上面一直被忽略的,直到戈尔巴乔夫改革以后才说这一段历史,对革命来说,这些东西是无用的。因为它不能够教育人,不能够鼓舞人,只能够做一点形式,认为是无用的。当时巡回展览画派天天画,这个很容易理解,就像80年代以来大家可以看到,最初我们文革以后美术的形式也是写实的,最开始的伤痕也好,乡土自然主义也好,或者寻根,你看我们四川美术学院所谓的乡土绘画,我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油画艺术,中国油画学会的会刊,给我约的稿子,可能编辑把我的题目都给我搞错了,还有一些段落没有弄上去,下一次还要弄一个刊物。写的西南当代油画的文脉、缘由和现状。四川画派的确是成立的,以四川美术学院这个师生画家为代表的,后来大家不断的画,他成功了嘛,大家都学,第一个画小人物,第二个把衣服上的质感,画这一类的东西,后来大家就厌倦了,后来没隔几年就85新潮,就把四川的画边缘化了。这个也是如此,巡回展览画派到了最初的时候,是非常激进的,后来得势了,因为很多人买他的画,生活很好了,也成为很统治的地位,不能够容忍批评,所有这些东西。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呢?就是外来冲击,西欧现代艺术的冲击。这个叫艺术世界,他们正式成立是1898年,1899年又办了一个艺术世界的杂志,就有一个阵地,第一个是发表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有创新的有探索性的,第二是介绍欧洲的先锋艺术主流,从印象派、后印象派以来的,以法国英国为中心,在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的青年风格、现代主义、维也纳等所有东西,实际上当时是一场艺术跟生活之间关系的一种运动,造成了两个后果,第一个就是艺术跟生活这样一种界限,大家考虑艺术重新回到生活当中,这个也是我们当代艺术所治制力的。另外就是走了一条从唯美走了一条形式及内容就是现代主义形式化的道路。我觉得这个艺术世界,如果俄罗斯艺术要纳入到整个欧洲潮流当中,实际上就是新艺术的表现,你看主要的人物很多都是搞舞台美术,搞设计这些。我们下面继续对艺术世界进行一个了解。

这个人就是弗鲁贝尔,他是在圣彼得堡大学学法律的,但是他喜欢画画,晚上就跑到圣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去,后来从法律系毕业,又重新去考美术学院,美术院毕业的时候他已经30岁了,他选择他的生命怎样走,就不像我们常常就会感觉到很无奈,当时选错了专业,终身就在抱怨,但是我们终身不会改变,一直到死。其实有时候迅速的作出,长痛不如短痛。他就是这样,毕业的时候都30岁了,这个就是弗鲁贝尔。并且他也很有才华,很有成就,所以他后来结了一个老婆,是著名的歌剧演员,像王妃一样,46岁才生孩子,孩子是一个兔唇,把他弄得很忧郁,这个事情对他影响很大,他也是很敏感,兔唇没有办法成立一个嫣然基金这些,就把自己怄死,没有几年就死掉。他给他儿子画了一个像,就是画了一个兔唇。这个作品是很著名的一个作品,《安坐的恶魔》,我当时想他是不是像哥德写了60年,结果他写了10几年就死了。他写了这个诗,这个诗在他50周年忌日的时候,纪念他的诞辰,为了给他出一个诗集,他不仅赞助美术家,还赞助诗人,赞助社会文化那些事情,就让他画了插图,这个画作为一个插图作品,就画成了一个整体的作品,这个作品是在弗鲁贝尔里面传播最广的一个作品,实际上说的是什么呢?恶魔所谓撒旦得罪了上帝,上帝就让他成为魔鬼,你把我得罪了,你成为魔鬼,魔鬼天天呆在那里,他想进入天堂,就不行,因为你是魔鬼,就没有办法升入天堂天堂不要你,他就向往人间,人间也不要你,因为你是魔鬼。所以完全被边缘化,在很孤独的空间里面,实际上说的是人的状况,俄罗斯有一种人叫多余人,多余人的形象,反映知识分子对自己自我形象得那样一种很悲剧性的认知。虽然画得顶天立地,但是的确是一个多余的人。用了一些手法,这个手法包括新印象派的点彩,他的作品充满了象征主义的特点,所以我们说的新艺术运动,在纯美学的潮流当中,是跟什么相映,就是跟象征主义。你看法国的纳比派,就是德国的青年风格,直到20世纪初的希勒,走的这样一条路。还有英国的拉菲尔。这是一个公主,天使,童话王国,忧郁、思念,青春的忧郁,光阴的故事,我就能够读出样的感觉。还有病,病也是一种传统,林妹妹就是很典型的一说话就吐血。欧洲也有这种风气的,那些女人要故意把自己饿,饿的目的不是为了身材,而是为了晕倒,我今天低血糖,一下就晕倒,觉得就楚楚可爱,这成了一种美学。我们再多看一点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就有很多现代元素在里面。这个是学习了拜占庭的圣像画,他第一份工作就是为12世纪的东正教堂修复壁画,这个对他影响非常大。我们看艺术世界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他把以前那些主流的美术史上根本不写的东西,重新的进行艺术叙述,重新传播,重新宣传,在现代主义之前,像中世纪的艺术,我们认为这些都是很落后的,把它叫做黑暗时期,为什么是中世纪,就是黑暗时期,卢浮宫都不肯给一个好的位置,把它摆在边缘,类似于艺术,准艺术来对待,后来重新估价,像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上帝说的话不作数了,我们要重新重估价值,这个就是解放。这样一种画法,如果说以前按照巡回画派,或者在之前的古典主义,都会觉得你这样画,老师就不会让你这样画。实际上装饰性跟诗性的东西结合到一起,就像高根讲的综合主义,纳比派就要建立一个新的综合体。别人就注意到给他写评论,这是我们最早能够找得到的一位批评家,他也很崇拜高根,曾经象征主义有几个规定,综合的装饰的,还有一种是理念的,就是我们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去探寻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有神秘主义诉求在里面,是晚期浪漫主义的变种。所以我们把早期象征主义叫做什么,也叫做晚期浪漫主义。这是他的夫人,很美,他的儿子,他是46岁才生的,如实画出来是一个兔子,当时还不能做这样的手术,不能修复,一直很痛苦,我反正看了一些资料,这个事情对他打击很大。老年得子,我们这里也看到慢慢的爱。这个是刚才那个公主的局部,看见她的眼神,原来翟老师画的比较多,眼神就有异曲同工。特别是右边这个,能够让我们想得起克里姆特。实际上他提出了很多俄罗斯民间艺术传统,拜占庭的传统,装饰设计要素,把它结合到一起。都很风格化。跟谁不一样?就是跟巡回展览画派不一样。他是在巡回展览画派培养起来的,对他影响很大的一个人就是谢洛夫,介绍给马蒙托夫,还收藏他的画,对他就有非常大的鼓励,艺术这个事情是要钱来支持,没有钱就无以无继,我们有时候在想什么都要钱。你看革命者,领导革命的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要去筹款,要有钱。孙中山这一生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去筹款,谁款筹得多,谁就是大哥,谁就有号召力。因为要吃饭啊,打仗要吃饭。我有时候去参观红色文化,浓浓的感到里面就是筹款是多么重要,就决定了这个革命的成败,艺术同样如此,人生奋斗同样如此,要筹款。所以说这些,我再一次说到收藏家的伟大,他不是到琉璃厂那个地方拿一把火烧了,而是建立博物馆,樊建川说他一百年的时候要把博物馆捐出来,这体现了他的高风亮节,另外一个,他必须捐出来,因为不可能跟他永在我觉得都超过半小时了,其实我主要是想把巡回展览画派尽量简约一点,的确简约不了。

现在要讲俄罗斯的现代主义运动,我放一放,这说明俄罗斯的艺术家们推动欧洲艺术的现代化,多了多么大的贡献。我们看经过艺术世界团体活动的冲击和对欧欧当下先锋艺术的了解,到20世纪初,俄罗斯艺术以矫枉过正的姿态,走到了反传统的前列,酿成了一场形式主义运动。大家对诗歌有了解,就知道俄国形式主义的诗歌流派,也是在我们整个世界诗体的历史上留下了非常重要的一笔。讲到文学理论,讲到现代哲学的转向,都跟俄国有关系的。

我们看辐射主义,辐射主义就是两口子,一个是米洛夫,一个是刚材诺娃,这是立体主义元素,把物体打破,分解重构,这是现代主义以来整个现代和当代艺术作品比较惯用的手法,但是它为了表现动感,所以跟表现主义结合在一起,表现一种感觉。立体主义是不准表现动感的。搞下楼梯的裸女这些,就不要他参加,我们立体主义就是讲形体,是一个静态结构,他要画动的东西,干脆我们井水不犯河。像还有很激烈的恐怖主义党派一样,经常开除人。欧洲人的知识分子,喜欢搞知识分子的事情,喜欢开会,喜欢斗争人,喜欢搞这个事情。我们设计运动也是如此,美国人设计说就是要赚钱,威廉莫里斯搞社会主义新村试验,比如装修那个墙纸,我要请工人来印,干脆在那儿画,十天画一朵花,一年画一张壁纸,所以你说这个成本多么高,就开不下去了。理想跟现实有冲突。后来他的夫人到欧洲去,成为非常著名的舞台设计师,但是是先锋艺术家,我们写先锋艺术史的时候,就要写到早期的先锋艺术家,很受立体主义理论家的推崇。还搞了辐射主义的纪念奖。

我们看马列维奇,这个人像不像个新疆人,我觉得很像,这个人非常重要,在我们20世纪整个抽象主义进程有三个人必须被记住的,刚才都提到,这当中有两个人都是俄国人,一国是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一个人形成了一个主义,并且专门给他修了一个博物馆,还有一个门德里安。认为这个东西是革命的,我们可以通过它可以看到俄罗斯美术在苏联证券变动以后的命运。这是他早期的,把所谓的叫立体民族风情,把拜占庭的传统,有一点像来热的机械立体主义。这个《磨刀工》,在磨刀的过程中,人跟刀完全合一了,这个概念很简单,你看毕加索前后画过两次,三个音乐家,实际上把人解体,把它跟钢琴拼装在一起,重新给它进行了一个拼装。这个也是如此,仿佛了照片多次曝光一样,但是把它机械化了。主要是没有时间讲这么多,有时间的话,可以好好分析一下语法。

这个就是叫至上主义,《基本的至上主义要素》,在1913年,黑方块,它就是一个铅笔画,这就叫基本的至上主义,什么至上?就是感觉至上,什么感觉至上,就是人要从一个事物当中解脱出来,他说我们真正的艺术,我们没有办法去还原原物的,理论就是这样,比如说我要画这个瓶子,我没有办法完全把它还原,我画的只是这个瓶子的感觉。所以说我们必须要把这个感觉从这个事物当中脱离出来,所有的事物对我的感觉都是一个禁锢,我要画纯粹的感觉,纯感觉,实际上这里面说了一个什么?这里面有一个语义的转换,艺术要走向一种视觉的纯粹性,形式的纯粹性,就是它不以任何现实事物之间的关联,还有一个它是把什么推到极端呢?把人的创造性推到极端,艺术要从无到有,比如说我们现在有一张纸,这个人本来就是一个物质,我在上面画了一个黑方块,它就已经改变了。从以前很被动的物质改变成我主动的精神印记在里面,跟我的感觉事件联系在一起了,我们要从这个方面理解他的理论。后面画的这些东西,非常的纯了。就是跟所有的不发生关系了,我们看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就要以一种形式主义的眼光来看。美国有一个现代画家叫婚斯,画的一个名字就叫做《在这里》,我就是一个主体,我应该是一个关注的焦点,你不要嫌我长得丑,就看画面本身。艺术就是刚才所讲的,画面自有真实性,绘画不是一种现实世界的一种模本,而是现实世界的等价物,你有一瓶水,我有一个话筒,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因为它而存在,它的意义是因为它而存在。就是现代强调的个体性和主体性这样的关系。有时间的话,可以讲一下思想背景。还有鞑靼主义,如果我们不理解这样一个思想背景,我们永远没有办法理解艺术,我们只有谩骂。我们最不喜欢谩骂,任何事情不了解的时候你要尽力去了解,不能够说跟我的习惯不一样,这个是什么东西,我们马上就上升到另外一个用另外的标准来说它,我们在谈艺术,以艺术的标准来看。这个需要有很多时间。看到什么呢,俄罗斯从巡回展览画派能够做到多么远,今天主要给大家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而不是说到俄罗斯艺术的时候,始终感觉到他们就是如此规矩,他们还有这样一些狂人。今后这个可以讲个专题。我主要是讲近现代艺术,所以就要接触到现代。

我们说一下关于马列维奇,把这个念一下就知道这个分化是什么,跟艺术家身份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他没有出去,后来搞现代艺术的艺术家,由于政治形式变化,就到西欧去了,他一直在国内,曾经出去了一次,回来就劳改了,就被捕了,十月革命以后,马列维奇参加左翼美术家联盟,并与抽象主义绘画的创始人康定死基同在苏联的1130工作,他们作画,搞雕塑,还搞设计与舞台美术。他们联系机械文明,开始探索自己要将发动的大规模造型运动,开创了构成主义的新观念。当时崇尚现代派艺术人的被称为左派,尊重传统的巡回展览画派被划入右派,马列维奇将至上构成主义自诩为左派,他宣称模仿性的艺术必须被摧毁,就如同消灭帝国主义军队一样。1920年,马列维奇还曾一度想筹组苏联的政治权利机构新艺术党。说明知识分子艺术家们他们有多么的天真。1922年,成为圣彼得堡俄国艺术文化学院理论系首脑人物。1927年,他到波兰和德国旅行,回国就被怀疑为亲德分子被捕,入狱两个月,后贫病而死。所以他一生都很穷,后来是被穷死了。他又喜欢喝酒,又喜欢吃肉这些,从此都没有了,从此就把自己穷死了。马列维奇在现代主义中是很重要的。

其实这个应该大书特书的,应该仔细的去讲,我们讲一下构成主义概念,安托万、佩夫斯纳1920年发表的《现实主义宣言》,这个就是整个现代主义非常重要的,这是他早期的浮雕绘画,后来受了毕加索综合立体主义的影响,不光是颜料,还要拿东西去拼贴,是一个材料的综合。这个深刻的深深的影响了当代艺术,当代艺术就是要跨越这个界限,所以说现代主义艺术,我们以前讲现代主义艺术,只是讲它的形式主义,纯的一个方面,没有讲另外一个开阔的方面,实际上有两方面,有一个维护纯度的一派,还有一派就是保守派,就是鞑靼的那个东西,始终要颠覆艺术,不断的消长,把艺术的领地拆除掉。这个是第三国际纪念碑,第三国际大家知道就是共产国际,共产国际对我们中国革命影响极其大,我国中国革命萌芽就是从共产国际。后来共产国际解散了,把雕塑和现代概念打破了,这个是构成主义。

这个人是罗德琴科,他是搞构成主义的摄影,并且是最早的一批莱卡信徒,莱卡就是他们玩火的,莱卡成为非常重要的摄影标志,搞摄影不耍莱卡,别人都不跟你玩。你看当时摄的塔子,就像一个篓子一样,失真了,他始终在找一个构成的关系,抽象摄影。

加博,曾经革命以后回国呆了五年,也非常积极的想为新社会作贡献,最后发现新社会已经建立秩序,已经不需要他们这些捣乱分子了。这个是一个透明结构,有机玻璃的结构,我觉得这些都给人一种非常大的启示,这些实际上是设计构成。我们说艺术跟生活之间的结合,有一个很大的中间形式,就是设计。现代主义艺术始终跟设计运动是伴随在一起的,这是就是加博的作品。

这个是佩夫斯纳,加博的哥哥。在欧洲到处都可以看到这些作品。这些作品植入的概念,有机的概念,我们现在已经见得太多了,司空见惯了。欣赏艺术作品也是一个习惯和环境的问题,这个是构成主义。

最后就是康定斯基,最初也是学法律的,毕业以后都当大学老师了,辞职跑到德国去,跑到慕尼黑重新去上慕尼黑美术学院,又从那里毕业,就是自我选择。勇敢的选择。也是34岁的时候,他成立了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后来成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叫青骑士派。现在康定斯基的作品,最小的一付都是上千万美元。这个就有俄罗斯本身民族的特点,同时用了点彩派的元素。我们很难看到他早期的作品,渐变,渐变,最后就开始没识别了,实际上要沟通一种音乐的体验。有人做过试验,把康定斯基的颜色,我们说这种色彩按照我们把它还原成音乐,合声还原,这个音乐太难听了,说明音乐比我们那个东西复杂得多。但它可以视觉化。

今天我给自己告诫了又告诫,坚决一个半小时,太对不起了,下一次我一定把材料好好的进行删减。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吴老师,确实用了接近两个半小时时间,用非常风趣诙谐的方式给我们洋洋洒洒的梳理了一下接近三百年的俄罗斯艺术的发展。因为我们时间有限,今天如果还有提问的环节,只有一个机会,有没有疑问需要向吴老师这边提出。

吴永强:我那个展览是9月2号下午4点开幕,一直展览到10月份。地点在东湖公园。东湖公园就是二环路东五段。

主持人:如果说咱们帝国夏宫展览更多的体现的是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大帝那个时代非常壮观的西化的宫廷艺术,昨天和今天两位老师更多的给我们体现了俄罗斯完整的艺术流派,尤其是近现代化的历程,给了非常精确的注解。今天我们帝国夏宫系列讲座到此就告一段落。刚才吴老师也不小心透露了下一个非常重量级的展览,在九月底,我们目前正在和法国的博物馆馆藏的49件作品,希望将近在成都博物馆亮相。从下周开始,俄方工作人员就会过来撤展,法国布展团队就会进场,希望九月底的时候,展览能够和大家如期见面。谢谢大家。

 

扫码立即预约

关注我们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