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学术讲座 / 讲座实录

2017-02-26

丝绸之路和我们的餐桌

2.jpg

实录内容:

主持人:各位观众下午好,按我们讲座的时间安排大概还有五分钟,我就先提前五分钟作一个开场白和介绍。欢迎各位在一个春日细细小雨的下午来到成都博物馆,参加丝路之魂特展的讲座,今天我们有幸请到刘弘研究员,他专业是学考古的,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任凉山州博物馆馆长,现任四川省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考古学会会员,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弘研究员长期从事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工作,他独著和合著著作有丛山峻岭中的绿洲、安宁河谷文化遗存调查研究等。多次荣获四川省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等等殊荣。我想今天来参加我们这个讲座活动的观众,大概都是看过了我们的展览,通过我们这次丝路之魂的特展,通过丝绸之路,我们在汲取各大洲、各个古代文明的营养,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举办了七场这样的专家讲座,在展览之外,全国各地的专家向我们讲述了丝路背后的故事。今天刘弘先生将带我们走得更远,跨越非洲、地中海、两河流域、南亚次大陆以及南美洲,告诉我们丝路舶来品是如何影响我们餐饮习惯的。下面有请刘弘先生带来丝绸之路与我们的餐桌。

刘弘:谢谢大家今天抽出宝贵两个小时时间和我们摆摆龙门阵。丝绸之路现在是因为中央提出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成为非常热的热点,研究丝绸之路的人也很多,各种展览、各种介绍。包括丝绸之路的主要意义和走向,成都博物馆有展览内容,我就不再耽误大家时间了。我先讲讲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丝绸之路是我们中国和世界联系的纽带,有很多东西在丝绸之路上传播,有着商品、文化、文字、民族等等,作为很多观众有的不是专门研究这方面的学者,或者很过于关注,对有的东西可能觉得比较遥远。比如梵文通过丝绸之路传过来,大家也不太感兴趣,有的宗教比如佛教,都是通过丝绸之路传过来的。我就找了这么一个切入点,就是大家都感兴趣,跟每个人都有关的这么一个内容,我相信我讲了以后,你们每一个人都会觉得丝绸之路和我们有直接的关系,而不是和某一个人、某一群人,而是跟每一个人都有关系。

我们从三个字谈起,我们汉字现在发现比较完善的文字就是甲骨文,到现在已经三千多年了,汉字是最有完整而记忆最详细的文字,而且最准确。现在一般看到的新华字典收录了6000多字,康熙字典收了四万多字,最多的是中华大字典,比康熙字典还多几十个字,说明我们中国有这么多字,每一个字都有非常准确的记忆,比如这三个字,饥、馑、荒,每一个字都有它的意义。有一本书叫《尔雅》,是最早对词汇进行解释的,分别对这三个字做解释,第一个字,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果不熟为荒。古代这三个字是分开的,各有各的意义,为什么这三个字会形成呢,就因为中国人主要的食物是这些东西,谷物、蔬菜和水果,有没有肉词的字呢?没有,中国人很难吃到肉,我们是一个农耕民族,以汉族为主的农耕民族。56个民族56朵花嘛,还有很多少数民族比如壮族、苗族,这些大的民族都是农耕民族,还有一些民族是属于半耕半牧的,真正游牧民族比较少,他们才是吃肉的,其他民族都是以吃粮食、吃植物为主的。我们比较老一点的同志可能知道,以前一个月只有半斤肉、一斤肉这样的。我们爱国大师人有一首诗,他一年才吃得上一回肉。这些是我们主要的食物,我们就分开来讲,谷就是五谷,就是粮食,粮食里面有一部分是我们本土产的,就是我们中国本土产的,还有一部分是外来的,蔬菜、水果都是这样。

我国的本土粮食,第一个就是粟、小米,这是我们在中国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小米。北方也叫谷子,有很多名字。这个东西实际上在一万年以前,我们考古发现里面已经发现了这个东西,人工已经在培育这个东西了,大概在七八千年左右,在中国普遍开始栽种这个东西。所谓皇粮就是这个东西,皇粮一梦,现在还是有卖的,这是我们中国本土的。还有一种东西也叫黍,又名糯栗。第三种是水稻,这个水稻以前有争论,究竟是起源于印度还是越南。经过这几十年的发掘,在长江中游发现水稻有八九千年,说明水稻还是在我们中国起源的,这也成为我们中国南方主要的粮食,这个水稻就和粟,一北一南,由此而产生的文化都不太一样。还有一种叫旱稻,这个东西可能好多人没见过,它不用水,种在山坡上,这个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人种,山东也还有人种这个东西。水稻变成旱稻还是旱稻变成水稻,现在还不是很清楚,好多人都没有见过这个东西。这是我们主要的食品。在小麦传入中国以前,粟和稻是主要的食品。还有大豆,又名黄豆,这是我们中国本土产的。还有稗子,这个东西好多人没有见过,现在称为杂草,长在稻田里面,以前小时候泥里面都有这个稗,要把它拔出来,它吃在嘴里很不舒服,但是它是种来吃的。现在稻田里面没有了,用了一种除草剂,把稻田里面的稗子全部除掉,实际上它和稻谷是在一起的。南方少数民族,比如泸沽湖里面的摩梭人会种这个,这个可以酿酒。如果你们要去泸沽湖,他们请你吃这个东西,你可要小心。我见过一个日本人去,日本人做事很认真,研究中国的饮食文化,他就研究这个稗子,叫房东做给他吃稗子饭,吞都吞不下去。还有煮成稀饭吃也可以,但是要擦干净,不然扣不下来,这个就是稗子。西南地区还有好多地方都有。另外是燕麦,这个产量很低,后来有的种来当做饲料喂牛、马。还有荞麦,现在荞麦不得了了,什么高血压、糖尿病啊,吃荞麦都有好处。它种在高山地区,一亩地收不到一百斤,这是我们本土产的。这个东西跟大家讲一讲,雕胡米,这个东西上面是草,它上面是要长米的,在唐代时候是很贵重的,叫雕胡米,李白是吃过,我们肯定没有吃过。后来它变成了菜,现在雕胡米都没有了,它还有一个毛病,成熟的时候不是同时的,种在一个地不是同时成熟,这就很麻烦了。所以现在雕胡米很少,基本上没有了。这也是我们中国的。另外是青稞,这个一般在西藏,很多专家研究它最早是在青藏高原,我们藏族同胞主要是吃这个。还有栗,现在叫板栗。现在有些年轻人可能没见过,我们看见的板栗是这样的,就是街上卖的,没有见过树上的。还有橡实,四川叫青杠果,它不好吃,古代时候有。以前没有吃的,就吃这个,它是有淀粉,但是有点涩口。

第二我们讲外来的粮食。小麦,这个是最重要的影响我们整个饮食结构的外来作物,原产于西亚、中亚这一代,大概据现在四千年左右传到中国来,传过来以后很快传播开来,现在不但在北方还是南方,都种小麦,麦子传过来还有一个好处,不像米,打成粉以后还可以造型,所以有水饺、馒头什么的,现在取代了粟,粟就比较少了,麦子成为最重要的外来作物。这个东西通过北方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来的。还有大麦,原产于埃塞俄比亚,但是我们国内大量的吃小麦。这是高粱,高粱原产于非洲,又叫乌禾,有很多名字,我们现在大量用的和最早发现的不一定是一种,我们现在用的是这种,经过印度传到中国来,它怎么传?通过南方丝绸之路传过来的,这是高粱。现在高粱也种得比较多,张艺谋拍的大红高粱,东北那边唱的高粱叶子青又青,来了日本兵。南方种得比较少,主要是用来酿酒。这个东西很多人没有见过,叫鸡爪谷,又叫龙爪谷,主要是在西藏的西部那一块。大麻,这个讲一讲,这个大麻就是那个毒品,它产于喜马拉雅山的南路,这个东西传到中国来,中国人吃这个种子,做成饭来吃的,春秋时就有。中国人一直不知道这个叶子有毒的,西方人发现了,他们当成毒品来做,我们中国人吃了几千年也没有吃出毒来,他们吃出毒来,说明他们很聪明,这个是大麻,野生的现在还有。这个植物有一种情况,本来是野生的,培养成家养的,家养的不管它又变成野生的。这个东西不知道有没有人见过,天心米,又叫尾穗莧,在藏族小族群里面也种,打出来的籽很小,可以做成米花糖,西南很多少数民族还在吃,很好看,结的种子非常漂亮。可能年轻同志没有吃过,我就吃过这个东西。现在这三个是最重要的东西,马铃薯,又叫洋芋、土豆,山药蛋。这是印度人培育出来的,什么时候传过来的呢?明朝末年传入中国来了,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后,发现这个东西移到欧洲,运到开始种。马铃薯适应比较冷的地方,比如大凉山,没法种稻谷,就种这个土豆。这个是传播过来最重要的几样东西。另外一个是苞谷,又叫玉蜀黍,从印第安传过来的。还有一种是红苕,也叫红薯。这三个东西都是明朝末年传到中国来了,导致中国人口的膨胀。中国人口大概在东汉时达到过六千万,秦始皇的时候大概一千多两千万,所以我刚开玩笑,秦始皇那个时候GDP是最高的,人均GDP,因为只有两千万不到,还修长城,阿房宫等,到东汉时人口达到六千万,一直人口上不去,一直到明代末年,明代末年人口达到六千万。因为这几种粮食传进来以后,到康熙的时候,中国人口增加到一个亿,到清朝末年我们是四亿人口,就两百年时间,从六千万增长到四亿,就是因为这些东西传过来了。土豆种的地方,高寒地方可以种,苞谷、玉米很多地方可以种,特别是红薯,这个是红薯花,山坡上都可以种。产量很高,导致人口暴涨。这个对中国整个文化都起了作用,刚刚开玩笑,包括我们现在的房地产,没有那么多人,我们那个时候就四亿人,现在14亿人了,我们很多要为人口服务,人口形成了经济、文化,就发生了变化,这三样东西是粮食里面最重要的。还有一种叫木薯,不多,从巴西传过来的。粮食种的量不是很多,最重要的是小麦,还有刚才讲的洋芋、红薯、玉米。小麦很早,四千年前就来了,那三样东西是明朝末年传过来的。

我们讲讲蔬菜。我们中国的蔬菜也很少,诗经里面记载的植物大概有120多种,但是真正是属于菜蔬的只有20多种,就是那个时候蔬菜很少,还有一些是野菜,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水里面长的东西,祭祖先用。哪些蔬菜是我们自己的呢?第一个冬寒菜,古代叫葵菜,这在古代属于蔬菜之首。种五种菜,第一就要种葵,这个菜后来吃得不多了,听说吃多了会发痛风。这是中国最早的菜。第二个叫藿,实际就是大豆苗,把大豆苗掐下来吃了。还有一个是藜,这个现在是属于野菜了,也叫灰灰菜。上面银灰色的,嫩的还是好吃。这些是我们自己的东西。竹笋就比较多了,还有白菜,在古代叫菘,以前是很名贵的菜,最早肯定没有这么多,没有长这么好,现在很多蔬菜经过培育越长越好。但是你到北方,北京以前靠着大白菜过冬嘛,还有韩国人、朝鲜人没有菜吃天天用这个大白菜做成酸菜嘛。还有冬瓜,还有韭菜,这些是我们本地的菜。中国没有辣椒传入中国以前,韭菜是属于辛辣的东西。这个是高笋,实际上这种植物感染了花以后,下面就长成这样,上面不开花,下面膨胀起来了。现在不让它开花,有意让它膨胀,就长成现在的茭白。藕,这个大家知道了,还有菱,还有古代吃的浮萍。还有油菜,油料作物是我们本土的,还有花椒,古代的花椒还是属于香料,以前有椒房一说,把花椒打成分铺在墙上,它很香。最先是香料,后来才变成食品,特别是四川人,就喜欢吃这个东西。

现在我们看看外来的蔬菜。我们的蔬菜比较少,所以传到中国来的蔬菜比较多,这个是萝卜,萝卜在五千年以前传入中国,我们中国有一些小的萝卜,有的作物外面也有,我们也有,但是我们现在用的是外面来的,原产于地中海地区。胡萝卜就不说了,产于伊朗,萝卜和胡萝卜是两种植物,不是一种植物,虽然他们很像。还有蔓菁,又叫圆根,凉山这边很多,诸葛亮在这边没吃的,就把这个拿来吃,可以生长在两千多海拔的地方,凉山彝族有很多,生的也可以吃,也原产于地中海地区。还有甘蓝,也是一种蔬菜,四川也叫莲花白、包心菜。还有花椰菜。还有牛皮菜,没有吃的时候,这个东西也能吃,它长得很快。还有苋菜,产于印度,放点蒜炒来吃还是不错的,红的。五还有菠菜,唐代是从尼泊尔传入中国的。所以我们很多东西是外面传过来的。还有莴苣,又叫莴笋,这是四川消耗最大的一种蔬菜,因为吃火锅要用。我看过一个调查,说整个成都地区有三万家火锅,一家一晚上有一百个人吃的话大概有三百万人在吃火锅,都要吃莴笋,所以这个产量非常高,用量非常大,它不是我们的东西,是从地中海传过来的。生菜现在年轻人喜欢吃汉堡包,里面夹着生菜。这个也是地中海那边来的。还有茄子,这个也是印度传过来的。西红柿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是从南美传过来的,最早有一个名字叫狼桃,有故事说它作为栽培植物,没敢吃,生长于南美洲原始丛林里面,后来有一个画家写生,这个太好看了,但是都不敢吃。他说我吃一口,死了就算了,结果他就吃了,没死,改名西红柿,一直传到现在。这个是南瓜,印第安人培育出来的。所以印第安人很伟大,但是他们还有一个不好,就是把烟叶培养出来了。还有一个黄瓜,以前叫胡瓜。还有白瓜,这个东西现在也有卖,美洲的,又叫西葫芦。丝瓜,又名布瓜、蛮瓜等,原产于印度。苦瓜,这个又叫癞葫芦,也是印度来的。佛手瓜,又叫土耳瓜,又叫虎耳瓜,美洲传过来的。胡豆,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地中海那边来的。这个是张骞从西域北丝路带过来的,豌豆,这个也是西亚那边过来的。我们吃到很多东西都是丝绸之路过来的,还有绿豆,从印度和缅甸过来的。所以我们应该感激丝绸之路,不然我们没有这么多吃的。豇豆,这也是印度、缅甸那边的,还有扁豆,四川叫峨眉豆,产量非常高。四季豆,又叫芸豆、清明豆。刀豆,街上也有卖。大蒜,我们中国人也有蒜。胡椒,这个是调味品。辣椒,这个传到中国来以后,改变了我们南方很多地方的饮食习惯,比如云南、贵州、湖南,包括陕西,都吃这个东西。但是它是明朝末年才传到中国来的。以前拍过一个电视剧,淮阴侯韩信,西汉的时候,饭店里面就挂着辣椒,它好看,但是那个时候还没有。还有一个三国演义,以前老的三国演义,当时那个导演到凉山来,我还接待过他,他当时说正在拍三国演义,里面有一集,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打仗,没有吃的,吃什么?吃苞谷。苞谷是明朝才传进来的,所以那是大笑话。你不是细说,细说也要有一个标准,瞎说不行。经常有这方面的问题。希望在座的人以后写东西,千万不要把辣椒写到宋朝去了哈。这个是香菜,张骞通西域以后传过来的。这个是芹菜,这个不是我们现在吃的西芹,西芹是这几年才传过来的,最早的芹菜产于地中海,很香。在古代的时候,芹菜是很名贵的东西,不是一般人能吃上的,后来就普及了,就出现一个故事,有一个穷人,从来没有吃过芹菜,实际上芹菜也很普及了,他没有吃过,有一天他吃了以后觉得很好吃,他拿去送给一个富人,实际上别人早就在吃了。后来在中国形成一个词叫钦羡(音),把我自己觉得好的东西送给你。现在的西芹更晚了,这十来年才传过来。这个是茴香,是一种香料,很多人不会吃这个东西,我觉得这个菜好大的味。大葱,这个是西伯利亚传过来的。洋葱,又叫蕃葱,这个切的时候眼泪流,但是营养很好。菊芋,四川叫洋姜。芋头,这个是印度来的,很早就传到中国来了。芝麻,有白芝麻和黑芝麻,又叫胡蔴,是西汉以后传到中国来的。花生,这个也是明代的时候传到中国来的。中国人以前吃油料,就是菜籽油,后来花生油这些才出来。大家看过花生的植株吗,就是这样。核桃,又叫胡桃,这个东西中国很早就发现了,去年在高山遗址,五千年以前就有核桃了,我们现在吃的核桃是从伊朗,张骞通西域以后传到中国来的。油橄榄,在地中海,主要是油橄榄榨油,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和阿尔巴尼亚关系比较好,就把他们的油橄榄拿来榨油。传到中国来是在唐代,但不是很广泛。向日葵,这个又叫西蕃葵,又叫丈菊。这个东西不知道见过没有,软浆叶,又名落葵,又叫胭脂菜,张骞通西域以后传过来,可以做饲料,也可以吃。三叶草在西方比较流行。还有姜,这是主要的调味品,原产于印度和马来西亚。茼蒿。

蔬菜完就是水果,哪些是我们本土的水果呢,这就比较多,桃子逃之夭夭,灼灼其华。还有李,这些都是中国的。梅,在中国古代没有什么调味品,主要的调味品就是这个梅子和盐,酸的、咸的就是这个东西。做成蜜饯好吃一点,如果没有糖还是酸的。杏,中国早就有这个东西,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欧洲去了,最先是通过中亚,有一个小地方叫亚美尼亚,把这个东西传到亚美尼亚,亚美尼亚传到欧洲,西方人把这个东西叫做中国苹果。柿子,我们经常考古要下乡,所有的果树,你知道一成熟就有人去摘,只有这个柿子没人去摘,因为没法吃,必须放到谷壳里面放一段时间,所以没人偷。橘子就更早了,屈原写的橘诵。枣,古代是作为粮食,营养也是很好。这个是奈,北方叫沙果,又叫花红,中国很多史书上认为这个是古代的苹果,实际上这个不是苹果,四川叫花红,北方叫沙果,小小的,果要小得多,叶和苹果差不多大,很早就有。樱桃,杨梅,山楂,枇杷,这都是我们中国的。荔枝,这个东西生长在比较热的地方,白居易有一篇文章就讲荔枝,唐代杨贵妃吃荔枝应该就是从长江流域,四川运到长江去,用快马。白居易就讲,这个荔枝一日而色变,二日为香变,三日而味变。就是它只能保持三天。我们现在的荔枝都放了30天了。杨贵妃吃那个荔枝,三天能跑得到啊。荔枝属于果中佳品,最好的水果。到岭南去,很偏远的地区,哪怕能吃到荔枝,当岭南人都可以,现在不吃荔枝也去岭南了,东部发达地区没有荔枝吃也该去了。龙眼,龙眼还有一个名字叫荔枝奴,他们长得比较像,荔枝先成熟,龙眼后成熟,味道没有荔枝好吃,所以叫荔枝奴。女同志可能知道,牡丹花和芍药是两种花,他们长得差不多,有人说牡丹花是小姐,芍药是丫鬟。包括龙眼叫荔枝奴这个故事。香蕉,产于热带地区。

我们看看外来水果,石榴,这不说了,张骞从伊朗巴尔干半岛那边带过来的。葡萄,葡萄美酒夜光杯,现在有很多种类了。西瓜,起源于非洲,也不是我们本土的东西。甜瓜,哈密瓜,都是从那边传过来的,通过北丝路来的。甘蔗,这个要讲一讲,有人说是印度尼西亚,有人说是印度,甘蔗是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包括制糖术,都是从别人那边传到中国来,中国人以前吃糖是麦芽糖,还有果糖,还有蜂糖。这个甘蔗从印度传到中国来,中国又传到中东去了,然后阿拉伯人才吃到这种糖的。甜菜,根茎里面含了很多糖分。仙桃,这个是很多人没吃过,产生墨西哥那一代,唐代作为栽培植物传过来,现在变成野生的了。甘洛河谷多得很。无花果,唐代就传过来了。芒果,也是唐代。据说唐僧取经时带过来的,不是文化大革命时候非洲人送给毛主席吃的带过来的,早就带过来了。番木瓜,在树干上长。番石榴,现在变成野生的了,没有人管,明代传过来的。番荔枝,从美洲传过来的,也是明代传过来的。菠萝蜜,榴莲,有人说是马来西亚来的,有人说是缅甸来的,据说是郑和下西洋时带过来的。菠萝,巴西的。草莓,北美的。椰枣,现在很少,种得很热的地方,一颗树能产几百斤。这个是马蹄。地瓜,又叫凉薯,地瓜这个名字呢,有的把番薯也叫地瓜,也是美洲的,明朝时传过来的。开心果,杨桃,西蕃莲,巴西的。苹果,我们现在吃的苹果是十八世纪、十九世纪从高加索传过来的,以前我们吃的沙果就是苹果,这个很快就种起来了。

我们看看上面举例的几十种作物,哪些可以明确从丝绸之路传过来的呢?因为产地有几个区域,我刚才讲了,因为受地球纬度影响,越往北,植物种类越少,越往南,越多样性。地中海那个地方是属于比较炎热,人类繁育比较早,所以有很多作物就培养出来了,我们丝绸之路就通过这个道路,就把这些东西搞到中国来了,植物的传播有几种方式,比如用根,越传越远,还有种子,风吹的,还有鸟吃了以后粪便消化不了,就拉出来生长了。还有海水,一般掉到海水里面就腐蚀。最能传得远是人的行动,人可以搞得很远,从美洲搞到非洲。植物多样化就变得更加复杂,丝绸之路这些外来植物刚才讲了很多。我们看看很有意思的地方。

第一个胡字,在中国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姓,在中国的汉族是一个大姓。另一个是少数民族,怎么来的呢?当时战国时候,在现在东北那边有一支民族叫东胡,为什么叫东胡呢?蒙古草原就是匈奴,在匈奴的东边,所以叫东胡。那个时候开始演变,凡是北方的少数民族都叫做胡人。再后来把西边来的大胡子那些叫做胡人,所以我们在这个名词里面有很多带胡的,胡人、胡儿、胡姬、胡马、荤汽、胡旋舞、胡琴、胡鼓、胡乐、胡服、胡床、胡饼,还有胡臭。我们古代最先叫臭,臭是气味的意思,因为他们身上的气味,就叫做胡臭,后来觉得不太好,就改成狐的狐了。还有很多带胡字的作物,胡豆、胡桃等,凡是带胡字的作物,都是通过汉晋时期通过北方丝绸之路传过来的。

我们再看这个,带番的,古代这个词是少数民族的一个词,最早的番禹,就是广州那边。还有吐蕃、西蕃、番人,把西班牙那些都称作番。所以当时很多作物都带了番字,玉米叫番麦,花生叫番豆,带番字的名字绝大部分是明代从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来的。总觉得明代海禁,不准下海,有两个原因,当时派郑和下西洋,有个说法明成主夺位了,建文帝是他哥哥的儿子,跑掉了。怕他跑,所以派郑和到处去找,有这种说法。第二个就是当时的日本,中国沿海的倭患,日本当时分南北朝,打了以后南朝打败了,就到中国沿海进行抢掠,所以明朝为了对付倭患,不准下海,实行海禁。现在看来海禁并不很严格,大量的东西通过民间传播,就把它传过来。传到东亚以后,比如番薯,就是红薯,当时从菲律宾传过来,菲律宾政府当时不准把这个东西带走,中国当时有一个姓陈的,把把红薯藤缠到上面,用泥巴糊到,就把这个藤子带到中国来了,因为它价格比较低,很多人吃得起,四川叫红苕,就变成很低档的东西了,实际上救了我们。你看番茄什么,都带番。

另外是带洋字的,当时中国人打不赢人家了,不敢叫番了,惹不起了嘛,以前明朝时候,后来他们占领海外,叫他们番,后来到清代就不敢喊番了,就叫洋,因为他们坐船来,叫洋人了,所以叫洋的东西非常多,有几个东西,不知道年轻人知不知道,洋碱是什么?肥皂。洋灰是什么?水泥。还有洋钉,那个时候传了过来我们就叫洋字。

现在我们讲一讲和世界相连的三条丝绸之路,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根据他们的生产地,还有我们文献,还有考古发掘,有的是推测。三条丝绸之路就把我们中国和世界上几个生物多样性复杂的地区全部联系起来,把别人的东西全部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来,就改变了我们的饮食结构,多样性饮食结构对我们身体是有好处的,如果你长期吃一种东西肯定不行,传过来以后丰富了我们的饮食,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甚至增加了人口。我们的东西传出去过吗?也传出去过,通过丝绸之路,我们卖出去的东西,主要是丝绸、茶叶、香料这些东西,还有水果作物里面有几种。还有桃子,通过南丝绸之路传到印度去,至少在唐朝以前就传过去了,印度人就把这个桃子叫什么呢?梵文有专门的词汇,意思翻译过来就是秦国持来,就是从秦国拿来的意思,就是这个是从中国传到这儿来了。另外是梨子,梵文里面的意思叫秦国王子,因为它像王子一样的。所以中国的东西也往那边传,互相在影响,甘蔗从南丝绸之路传到北丝绸之路,又传到那边去了。这个增加了饮食结构的多样性,对中国变化是非常好,因为植物还有微量元素,长期吃一种东西肯定不行的,这个丝绸之路就把这个东西讲给大家听,我们一个认识,中国和世界自来就是一个整体,我们是世界组成部分,我们作为个人,也是人类一分子,不可能关着门和任何人不接触,所以我们一带一路走向世界,这是趋势,必须走的,不能关着门干。从历史,从今天讲的小的事上看来,都是带有这么一个道理。

我们再把它细一点,我们的川菜和丝绸之路有什么关系呢?川菜、露才、粤菜、苏菜四大菜系,后来变成八大菜系,川菜是稳稳在里面。川菜我选了四种,没有南丝绸之路来的东西,我们川菜还是川菜吗,这个是川菜最有名的,宫保鸡丁,现在很多人写的宫爆鸡丁实际上是错的。我们把这几个东西取掉,这个宫保鸡丁怎么吃。还有回锅肉,没有辣椒和蒜苗的回锅肉怎么吃,可能不叫回锅肉了。所以我们川菜是离不开的。还有鱼香茄子,也是四川有名的菜,里面大部分东西都是通过丝绸之路来的,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这些菜。麻婆豆腐,这是标准的川菜,配料都不是我们中国的。辣子鸡,这是川菜有名的工艺,辣椒、大蒜、葱、胡椒、白糖,都是丝绸之路传过来的。豆瓣鱼,没有这些东西,豆瓣鱼怎么吃,肯定就不是川菜了。还有蒜泥白肉,糖醋排骨。所以我今天跟大家讲了以后,那天我们和朋友在一起吃饭,我们对桌上一样一样东西分析,基本上是从外面来的,和我们本地的不多,吃的馒头,小麦都是外面来的,所以大家以后可以注意,我吃的东西哪来的,刘先生跟我们讲过哪些是外面来的,这很有意思,增加了我们的文化,增加了我们的知识。没有这些东西,川菜叫什么,就做不出来了。所以我觉得丝绸之路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不只是政治上、文化上,深入到我们生活上来了,刚才讲的东西,川菜谁没有吃过,刚才讲的水果、粮食,谁没有吃过,你都吃过,你肯定都受益于丝绸之路,所以我想起一句话,基督徒吃饭前要说一句话,感谢上帝赐予我们丰富的食品,我们吃饭可以说一句话,感谢丝绸之路。我今天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第一我不是美食家,我只是讲一点这些文化背景,让大家对丝绸之路更深的理解,它和我们直接联系,我们通过这些和世界联系起来了。

主持人:刘先生用很丰富的图片和诙谐的语言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上的盛宴,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谢谢刘先生。听了刘先生的讲座我也很有感慨,史书上记载,都江堰建成以后,成都平原就水旱从人,不知饥谨。天灾到我们这儿就不存在了,所以我们就享有天府之国之誉。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发现,我们成都又终于成为了休闲之都、美食之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我们演变成这样一座非常好的城市,丝绸之路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多的东西。所以刘先生的演讲也让我打开眼界。看看各位观众还有没有什么希望请教刘先生的,我们给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吧。

刘弘:我刚才给大家讲我不是美食家,不会做菜,你要问我菜怎么做,我肯定是做不来的,我在家里面是不做菜的。但是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讨,从考古这方面来说,有些工作是没有做到的,因为植物腐烂了以后,考古上不一定能发现它,考古有发现种子什么的,但是文献记载不多,从事这个研究的不多,我做这个是考虑到是一个公众讲座,要让大家感兴趣,让这个接地气,民以食为天嘛,大家才有兴趣,天天讲古梵文怎么传到中国来怎么变成傣文,大家肯定打瞌睡。看看有什么可以探讨的东西吧。

提问:刘老师,我们是本地一个有态度的美食平台,古时候哥伦布远渡重洋寻找的不是新大陆,而是香料,但是他找错了,没有找到香料,所以回去以后,西班牙国王不支持他了。现在大家都不觉得,因为有冰箱,不觉得香料有多,古时候完全是靠香料防腐,今天讲的辣椒、胡椒,过去都是防腐剂,今天听你讲这个很有趣,原来我们食物一直是在交流的,听你讲这个觉得茅舍顿开,也想问您关于香料,当时甚至是一场战争,抢马六甲海峡,就是夺取香料。您有没有研究过四川或者中国参与到香料战争中?

刘弘:这个问题是这样,欧洲吃的肉比较多,所以西方人比我们壮,我开玩笑你们虽然人少,但是一个顶我们两个,人口也不少,因为他们以吃肉为主,古代又没有防腐的,所以就靠香料,香料大量从中国进口,八角、姜这些,凡是中国产的都进口,就造成了清代时候英国贸易的逆差,中国卖给他东西多,他卖给中国少,所以拿白银来抵,英国人很奇怪,他们和我们思维不一样,他们当时想中国呢,他不是畜牧业比较发达嘛,很多毛料的东西,他就想拿到中国来卖,他说中国有四亿人,他们要戴睡帽,一个人卖一顶睡帽给他们,就是四亿顶睡帽给他们,就可以贸易顺差了。但是中国人很穷,饭都吃不起还戴什么睡帽。最后他们就想了一个坏主意,就把鸦片往我们这片销,最后达到他们是顺差,最后爆发了鸦片战争,有这个情况。鸦片战争大家知道第一次、第二次,中国打不赢别人,签不平等条约,鸦片对中国的损害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所以我们自己种的这些东西就不用买的,也是原因之一。再次感谢大家来到讲座现场,谢谢各位。

 

扫码立即预约

关注我们官方公众号